遗教
本书是圣严法师讲《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心经》、《地藏菩萨本愿经》、《占察善恶业报经》、《佛遗教经》、《四十二章经经》、《八大人觉经》、《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等的讲经记录,这些经典在佛教都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圣严法师通过浅显明白的语言,让人对佛教经典有了深入的了解,对修生养性很有帮助,非常值得阅读。 本书结合了正信的佛法,圆融的世理,练达的人情,以一贯亲切、明晰的方式,回应当代人的知性及心灵需求,处处表现出以佛法为依归,以人生为诉求的人生佛教精髓。 “老师”对佛教徒而言,非常、非常地重要,但名师只是一种世俗的尊称
禅修是学习活在当下的方法,它是幸福生活中不可欠缺的工作。 透过修习四念处,我们实际体验“活在当下”。 一旦学会应用此方法,生活中的问题就容易迎刃而解
日本亲鸾上人九岁时,就已立下出家的决心,他要求慈镇禅师为他剃度,慈镇禅师就问他说:“你还这么小,为什么要出家呢?” 亲鸾:“我虽年仅九岁,父母却已双亡,我因为不知道为什么人一定要死亡?为什么我一定非与父母分离不可?所以,为了探索这层道理,我一定要出家。” 慈镇禅师非常嘉许他的志愿,说道:“好!我明白了。我愿意收你为徒,不过,今天太晚了,待明日一早,再为你剃度吧!” 亲鸾听后,非常不以为然的道:“师父!虽然你说明天一早为我剃度,但我终是年幼无知,不能保证自己出家的决心是否可以持续到明天?而且,师父!你那么高年,你也不能保证您是否明早起床时还活着
佛法是可以圆满觉悟的道理和方法。 我佛世尊就是曾经圆满觉悟了的圣者。 佛陀的教法正是开示圆满觉悟的道理和方法
我小时候出家做小沙弥时,师长即教我要读《佛遗教经》;进了佛学院,老师也要我们读此经;后来我在关房中,这也是一部我阅读再三的经典。法鼓山 僧团成立之后,我教诫沙弥(尼)弟子们,于每半个月诵戒时诵《佛遗教经》,而我也曾为法鼓山 僧团讲解此经一次。 为什么我会和这部经有如此深的因缘呢?因为这是释迦世尊涅槃前对弟子们的最后遗教,也可说是佛对比丘(尼)弟子们的训勉,佛一生说法制戒,到了《佛遗教经》,则将戒律和教法做了一次归纳性、浓缩性的整理,将戒律和教法集中在短短的一部《佛遗教经》中,目的是希望弟子们能如法如律地修行戒、定、慧,而得解脱烦恼生死之苦,所以出家人应重视此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