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奖
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西安交通大学,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多相流热物理学科的奠基人、我国著名能源动力科学家陈学俊教授创立。现任实验室主任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郭烈锦教授。本实验室自创立以来,在历次科技部组织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中均名列前茅,2004年被科技部授予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先进集体并获集体金牛奖,2003年、2008年、2013、2018年连续四次被评为工程领域优秀国家重点实验室
曹雪涛(1964.7.19-),医学免疫学家。生于山东省济南市。1986年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临床医学专业
丁健,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肿瘤药理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所长(2004-2013)。兼任中国药学会和中国药理学会副理事长、浦东新区科协主席。 长期致力于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研发和个性化研究,主要聚焦蛋白激酶、表观遗传、肿瘤免疫等方向
光明日报上海1月29日电 中国***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金国章同志,于2019年1月29日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逝世,享年92岁。 金国章同志1927年6月6日出生于浙江省永康,1947年至1952年就读于浙江大学理学院药学系,1952年开始在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工作至退休。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数学家 1939年11月生于江苏南通。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66年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生毕业。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本文摘要:“国家三大奖”是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现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的简称,每年评选一次。 “国家三大奖”是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现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的简称,每年评选一次。2019年有296个项目获奖,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46项,国家技术发现奖65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85项
我校哲学社会科学秉承传统,开拓进取,坚持基础理论创新、基础学科创新在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发展中的核心地位,逐步引领哲学社会科学为党和国家建言献策和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近年来,以“科研强校”战略为引领,围绕“强化内涵发展,重在质量提升”核心理念,通过科研管理体制创新、完善科研评价体系、转变科研管理观念,我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有较大的提升。2016年以来近五年以来,我校共发表CSSCI以上级别论文63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523部,省部级科研奖励500项,省部级以上采纳和批示研究咨询报告329篇,其中多篇研究报告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批示
东山校区项目是山西大学为进一步拓展办学空间、提升办学实力而实施的重大专项工程。其位于太原市东山过境高速以东,规划中的学府街东延线以南、南中环东延线以北,规划土地面积997509.28平方米。 山西大学四处林荫遮道、花草围楼,处处散发着宜学宜居的人文气息
理论物理学家1962年2月生于江苏宜兴,籍贯江苏宜兴。198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1987年在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
报告时间:2023年3月8日上午8:30 谢广明,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先进制造与机器人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智能仿生机器人、机器人创新设计与应用、仿生集群协作、复杂系统动力学与控制等。主持包括重点项目在内的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