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洗
有一次卢云神父去看望黎明之家残障成员崔弗,他当时正住院,卢云神父和他约好一起午餐。后来,其他医院的工作同仁要求和卢云神父一起午餐,神父认为他早已与崔佛有午餐约会,那就一起午餐吧。 原本当崔弗是病人,没有机会,也不被准许和医院员工一起共餐,卢云神父为他求得特准许
纪宝如、裘海正多次利用自己的音乐恩赐为主传福音,受到教界良好见证。去年5月,她们携手到新加坡举行七场音乐布道会,吸引4700多人参与,带领280多人决志信主。 分享按立感受时,纪宝如表示最近明显感受到上帝的工作,特别提及幼子余彦廷日前在日本受洗的事情,感谢神垂听她的祷告
什么是十一奉献?为什么在受洗前教会提出十一奉献? ……我原打算复活节受洗的,在受洗的前两天教会让我填表承诺交十一奉献。我不知道什么是十一奉献,我虽然没有受洗但以前也做奉献,那是自愿的。以前我一直非常信任教会,现在有些犹豫了,因为一开始就告诉我不需付出金钱,在我信心十足快要受洗的时候却要求我十一奉献呢? …… 以前教会没有提到十一奉献的事,因为你还不是基督徒
《十二使徒遗训》(Didache) 是现存最早的基督教教会规范手册,可能成书于第一世纪末或第二世纪初;作者不详;共十六章,分为三部分。根据记载,洗礼可以通过完全浸入一条河中或其他 “活水” 中进行,或者只需将水倒在头上三遍即可。 两种形式都是有效的,并视情况而定
奉献经:吾主耶稣,我们把这光明一端,纪念祢在约旦河受洗的奥迹奉献给祢。借着这奥迹的默想及祢圣母的转祷,我们求祢赐给我们服从天主旨意之恩。 结束祷文:愿此奥迹,求祢速来我心里并使我实际服从
(希伯来书 12:1) 我们既有这许多的见证人,如同云彩围着我们,就当放下各样的重担,脱去容易缠累我们的罪,存心忍耐,奔那摆在我们前头的路程。 邱牧师曾患过严重的坐骨神经痛,腰腿疼到不能直身行走,后来他被神医治康复。现在,他不但为弟兄姐妹医治,也常教导我们如何医治腰腿疼的病人
台北灵粮堂在今年12月25、26日推出的“圣诞打勾勾”,以戏剧、舞蹈的方式,将活动主题“即使人的约定会让你失望,但是神早就给了我们一份永不改变的爱的约定”,呈现在两千多位观众面前。 12月11日在青年公园举行“万华青年圣诞嘉年华”活动,活动尚未开始,就看见数以百计的民众已经在现场排成长龙,等待庆祝这一年一度的圣诞佳节,台北市副市长黄珊珊、立法委员、市议员、里长们等也亲临现场共襄盛举。 当一个人重生受洗成为神的儿女后,就开始了生命蜕变更新的旅程,而这一路上使我们能不断脱去旧人、换上新人的最重要建造元素,就是神的话、神的道
中世纪罗马教会视神职人员为圣品人员,信徒只为平俗阶层,马丁路德针对此流弊提出异议,主张“信徒皆祭司”(Priesthood of All Believers),他在《致德意志民族基督教贵族书》中写道:“即除了职分和职务以外,在平信徒和神父、贵族和主教、宗教界和世俗界之间,并不存在真正的、根本的差别,更没有阶级地位的不同。” 受近世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兴起影响,教会发展有走向偏颇,把这信仰理解为每个信徒都是祭司,故无需假手于神职人员,信徒都可直接到上帝面前,处理一切属灵事工,包括施洗、祝餐和宣讲圣道。这是对路德“信徒皆祭司”的误解,使信徒的祭司职分受到另类被掳
我要求父,父就另外赐给你们一位保惠师(或译:训慰师),叫祂永远与你们同在。(约十四16) 主耶稣快要离世前,祂求父赐下圣灵与属祂的人永远同在;所以一个真正信主、蒙恩得救的人,一定有圣灵住在他的心里。 保罗在以弗所书一章13至14节这样说:“你们既听见真理的道,就是那叫你们得救的福音,也信了基督,既然信祂,就受了所应许的圣灵为印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