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罗马教会视神职人员为圣品人员,信徒只为平俗阶层,马丁路德针对此流弊提出异议,主张“信徒皆祭司”(Priesthood of All Believers),他在《致德意志民族基督教贵族书》中写道:“即除了职分和职务以外,在平信徒和神父、贵族和主教、宗教界和世俗界之间,并不存在真正的、根本的差别,更没有阶级地位的不同。”

受近世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兴起影响,教会发展有走向偏颇,把这信仰理解为每个信徒都是祭司,故无需假手于神职人员,信徒都可直接到上帝面前,处理一切属灵事工,包括施洗、祝餐和宣讲圣道。这是对路德“信徒皆祭司”的误解,使信徒的祭司职分受到另类被掳。

我们要如何理解“信徒皆祭司”呢?首先,它是福音信仰的一部分,是基督为我们作成的。路德在《基督徒的自由》说到:“我们做祭司,配在上帝面前为别人祷告,并将属上帝的事教导别人。这两种事就是祭司的责任,而为不信的人所不能有。这是基督为我们得来的,只要我们相信祂,我们就不但是祂的弟兄,不但与祂同作后嗣,与祂一同为君王,我们也是与祂一同作祭司,可凭着信心放胆来到上帝面前(来10:1922),呼叫‘阿爸,父!’彼此互相祷告,行我们所看见的祭司所行并所预表的有形体的外表之事。”基督是上帝和人的中保,靠赖祂的十架救赎,我们罪得赦免,藉信仰祂而被称义。祂是至高尊贵的大祭司,也是上帝所悦纳的祭物,使我们得与上帝复和。所以,信徒可以直接来到父神面前,像基督耶稣一样。正如圣经所说:“你们借着信,在基督耶稣里都成为上帝的儿女。你们凡受洗归入基督的都披戴基督了”(加3: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