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洗
亚伯拉罕的两个儿子代表人的两种生命 以实玛利是因亚伯拉罕的软弱与妥协 借由埃及的婢女所生 代表人按照自己肉体的意思 是属血气的。以撒则是在人的尽头时 借着神的大能与应许 由主母所出 代表人倚靠神的恩典 是属灵的。两者本来相安无事 一直到以撒断奶时 两者出现了冲突
二、 耶稣升天前对门徒最后的嘱咐是什么?(使徒行传1:4-8) 三、 初代教会是怎么开始的?人类历史是怎样被翻转的呢? (使徒行传1:14-15a) “熊熊烈焰大复兴”一书指出马可楼祷告带来的神迹: 1. 聚集的神迹:世界险恶、仇敌伺机而动、基督徒能够聚集在一起祷告,就是神迹。 2. 祷告的神迹:在耶稣生命最黑暗的时刻,门徒甚至没办法跟祂儆醒祷告一小时,但门徒却在耶稣离开后,同心合意祷告,如同一人,这就是神迹。 3. 领受的神迹:门徒同心合意祷告后,领受圣灵的充满,建立教会、扩张上帝的国度,宣告上帝的大作为,这是神迹
“同样,我们无论是犹太人或希腊人,作奴隶的或自由的,都从同一位圣灵受洗,成了一个身体,而且共享这一位圣灵。” 什么使我们成为一家人?在神的大家庭,圣灵使我们合而为一。圣灵不仅是神在我们里面的同在与大能,更是神属灵的基因,将我们与彼此、与天父相联
帖撒罗尼迦前后书是保罗最早写的两卷书信,是新约圣经最早写成的部分,大概也是保罗书信中最容易懂的两卷。帖撒罗尼迦教会的基础稳固,充满信心和爱心,但在盼望方面则稍显不足。另外保罗也因为有人向这教会造谣中伤他,便在信上针对反对者不实的控告,一一提出辩护,他关心的不是自己的名誉和尊严,而是担心这些中伤的言语,会使人怀疑他所传的福音
天天背负我们重担的主,就是拯救我们的神,是应当称颂的! 那是三年前的主日,来了一对夫妇,崇拜后,我邀请他们一起去附近的餐馆饮茶,以便进一步认识。 这几年间,每个主日崇拜后,我总会邀请新来的朋友一起去吃午饭,以便大家认识,联络感情。 在礼拜堂里,我留心有些新来的朋友,他们往往在崇拜前就进来,崇拜后就离去,在孤来独往的情况下,牧师当然顾不上每一位教友的行动,就是会友们,也不可能注意到这些孤独的新朋友,而这些朋友们,往往来了教堂一段日子,都没有交上朋友,也没有人关心,日子久了,他们来崇拜或是没有来崇拜就没有人知道
1. 根据教会的要求,申请人必须双方都是已受洗的信徒。有一方已受洗,另一方还未受洗,若未受洗者已有慕道心志的,可以酌情考虑接受申请。 2. 申请人在其它教会受洗的,须由施洗教会出示洗礼证明,交本堂办公室
“众百姓都受了洗、耶稣也受了洗、正祷告的时候、天就开了、圣灵降临在他身上、形状仿佛鸽子、又有声音从天上来、说、你是我的爱子、我喜悦你。” 耶稣受洗后 有三件重要的事情发生: “天就开了”主耶稣受洗时曾祷告 正祷告时 天就为祂开了。这不是偶然的天然变化 必是神迹性的 很明显让人觉得天是特别为祂而“开了” 证明祂的祷告已达到天上 蒙神悦纳 祂藉受洗所表明对神的顺服 是神所喜悦的
对于许多信徒来说,信主的时间久了,聚会已经成了生活的一部分,主日崇拜,祷告 团契等聚会,应该参加的都参加,就好像是上班下班吃饭睡觉,一切安排就绪正常进行,循规蹈矩心安理泰。 路加10章耶稣差遣70人到庄稼去工作,传神的国近了,17节说,“那70人欢欢喜喜的回来说 21节:正当那时,“耶稣被圣灵感动就欢乐说父阿天地的主,我感谢你。”
主日圣言包含在主日的读经中。读经包括三个部分:读经─取自旧约;读经二取自宗徒大事录、宗徒书信或默示录等;福音取自四部福音。本书阐述三篇新旧约圣言中所寓意的讯息;并以具体实例说明在个人的日常生活工作中,如何将堂周主日圣言里天主所教导及启示给我们的予以实践
第二讲:唯独圣经、唯独荣耀上帝(王一) 改革宗的婴儿洗与天主教的婴儿洗有何区别? 问:改革宗的婴儿洗与天主教的婴儿洗有何区别? 答:天主教认为洗礼使人重生,在洗礼中上帝注入恩典给人,婴儿受洗后,他已经有重生的生命,和上帝的恩典,接下来,在他一生中,要与此恩典合作,来作出他自己的义,来被上帝接纳。 《天主教教理》第1250条:“婴孩在诞生时已有堕落的人性并被原罪所玷污,因此他[……] 中世纪教会有两根支柱:弥撒和教宗,即敬拜和权力。这两大支柱把全欧洲统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