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itioning
老实说,我们从来没变,上一期我所提出的“下一个企业”,虽然在感觉的沟通上隐隐有到位,但确实--仍没把我们的“定位”(positioning)讲清楚。 先请大家看个象限图,图中的横轴代表企业的“大小规模”(business scale),纵轴代表企业经营模式的“创新程度”(innovation level)。 当企业位置愈往右上角走,代表它“大而新”;反之往左下角,则是愈“小而旧”
来访单位: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 MEL China 魏格纳(Alfred Wegener)的大陆漂移学说认为大陆板块在地幔对流以及潮汐引力的推动下存在相对于彼此的运动,改变了人们对地球地质演化的认知。近年来随着空间测量技术的发展,人们已经可以通过高精度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观测技术直接观测岩石圈层的变形与位移,发现地表连续变形的事实。我们进一步深化地表连续变形的观点,提出地表变形的流体力学描述假设,即相应变形满足流体力学守恒规律
工作中总会接触到航定位领域里的一些基本概念,容易混淆,在此梳理一下。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美国,可获取定位信息和速度信息,测量结果受树木、隧道、建筑物等环境信息影响。 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惯性导航系统,可获取三轴加速度和三轴角速度信息,测量结果受陀螺漂移和车辆振动等的影响
在此背景下,为组织准确定义成果的新生产工具──定(positioning),在1969年被杰克·特劳特发明出来,掀起了第三次生产力革命。在谈到为何选择“定位”一词来命名这一新工具时,特劳特曾说:“《韦氏词典》对战略的定义是针对敌人(竞争对手)确立最具优势的位置(position)。这正好是定位要做的工作
【概要描述】GPS是英文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的简称。GPS起始于1958年美国军方的一个项目,1964年投入使用。20世纪70年代,美国陆海空三军联合研制了新一代卫星定位系统GPS
在战时,战争国之间为了求取胜利、都无所不用其极,所以,就算是一个小小的新设计或发明,也有可能改写战争的结果。基本上这些足以改写人类历史的小发明,就算是在非战争时期,有些也有可能对人们有着相当的助益。这里有五个相当重要的汽车科技(系统),其实早期就是来自于军事用途的研发
(美通社头条)爱立信通过三个易于部署且具有成本效益的新解决方案扩展了其室内移动连接产品组合,旨在为任何工作或商业环境的内部提供5G覆盖范围、容量和功能,无论建筑的大小或复杂程度如何。最新的室内无线电单元,称为IRU 8850,适用于中大型场馆覆盖,提供高达四倍于其前身的容量。第二个室内5G产品组合被称为爱立信室内融合单元(Ericsson indoor Fusion Unit),旨在覆盖中小型建筑,这是一个紧凑的一体化室内5G解决方案,将无线电和基带功能结合到一个单元中,使其易于快速部署
gps设备指全球定位系统。是指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定位、导航的系统,简称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定位系统功能必须具备GPS终端、传输网络和监控平台三个要素;这三个要素缺一不可;通过这三个要素,可以提供车辆防盗、反劫、行驶路线监控及呼叫指挥等功能
2003年5月,中国第三颗北斗卫星顺利升空,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继美、俄之后,第三个建立了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由三颗卫星构成的中国第一代北斗系统,功能可覆盖中国全境。2007年4月发射的第五颗北斗卫星开启了中国第二代北斗系统的建设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