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篇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原称“诗”或“诗三百”,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05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
大学语文阅读文选 本书所选作品上自《诗经》,下至当代诗文小说,包括了历代的优秀文学作品。篇后均有注释,并有作者简介和创作背景介绍,以及相关的历史知识,便于读者深入了解中国文学概貌。 当世界各地纷纷办起孔子学院,诺贝尔奖获得者们也要向孔子学习智慧的时候,当代的中国大学生更要挺直自己的脊梁
编者注:更多内容可以参考Strata北京2017的相关议题。 这篇评估机器学习模型的报告是源于对这个题目需求的紧迫感。这篇报告最初是发布在Dato的机器学习博客上的六篇系列博文
‘当夜耶和华向他显现。’(创世记廿六章24节) 以撒上别示巴去,当夜耶和华向他显现。你想这个显现是偶然的么?你想‘当夜’也是碰巧的么?你想神尽可以在别一夜显现么?如果你这么想,你是绝对错误了
心脏复健(cardiac rehabilitation)系透过各种活动,特别是运动训练搭配教育与心理支持,尝试改善心脏病患的功能性、健康相关生活品质与幸福感。自 2000 年代中期以来,考科蓝已有六篇关于心脏复健的系统性文献回顾或统合分析。这些回顾针对心脏复健如何影响不同类型的心脏疾病(如心脏病发作、心脏手术或心脏衰竭)与各种进行心脏复健的途径(如院内心脏复健、居家心脏复健、纯运动心脏复健、混合运动与教育介入的心脏复健、混合运动与心理介入的心脏复健、运动与两种介入兼具之心脏复健)作出评估
报告人简介:谭敏佳,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新药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课题组长。2003 年毕业于复旦大学,2008 年获得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博士学位,并于2008 年至2012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实验室主要以肿瘤和代谢性疾病为研究对象,利用最新生物质谱技术,围绕细胞内蛋白翻译后修饰及动态变化开展研究工作,共发表SCI论文80余篇,其中通讯/第一作者发表在Cell(3篇)、Cell Metab、Nat Chem Biol、Nat Commun、Cell Chem Biol等国际学术期刊
本书是继《中国现代小说史》和《中国古典小说》后夏志清教授留给中国文学研究的宝贵财富。书中16篇文章均为夏教授在哥伦比亚大学当教授时写成的。第一部分三篇文章从批判角度审视中国文学,并探问西方学者研究中国文学的方法
1973年出生,1995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工业电气自动化专业,国家注册电气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福建众合开发建筑设计院副总工程师,福建省建筑电气情报网理事,福建省照明协会理事。 从事建筑电气设计及施工图审查工作近20年,积累了丰富的工程设计经验,在高层建筑、大型民用建筑电气设计等领域有较高的学术水平,能熟练地应用专业知识解决设计及施工中所碰到的各种难题
距离上一次出书已经五年了。《幻城》的主要内容在2015年写成,经过不少波折,多番的考虑,最后决定自资出版。 这本书讲述一座名为“幻城”的城市,永远飘流大海,像巴别塔般伸向天空
身为心理学本土化研究的推动者,杨国枢教授先后发表六篇论述研究本土化的意义、理念与研究方法以及本土化研究的发展。杨教授本身也实质地从事了有关华人自我理论、自我评价‧自我实现、人格理论‧性格向度,乃至社会取向、“缘”、“忍”的心理研究。文集第七、八册收集了二十篇杨先生心理学本土化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