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
鉴于目前疫情防控严峻形势,根据学校疫情防控的要求并考虑学生返家后要遵守当地防控政策,现特将硕士生公共课《自然辩证法概论》考试,推迟到12月20日左右居家单机位线上考试(未返家学生按照考场安排集中到教室考试(人数不超过教室容量的50%),采用线上监考方式),具体时间由任课教师确定,并通过课程班级微信群通知学生(同学们互相提醒,班干部确保每个同学接到通知),以保证考试顺利进行。对于本次居家不具备单机位线上考试的学生,在任课教师处报备暂缓考试即可(不算缓考),待下学期开学后再安排一次同等难度、同等方式的考试,考试时间视疫情情况另行通知。
潘建红《十九届四中全会以来国家社科项目发展趋势研究》 刘福臣《视觉的未来——大易快三平台设计艺术的探讨》 戴翔《通往北方之路---挪威当代首饰艺术与设计》 任铁未《2019年物理学研究热点拾零》 向运华《以写论文的态度写申报书》 曼苏洛夫《乌兹别克斯坦的经济、人文、工业发展概况》 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科技与社会研究所所长;北京科协专业智库基地主任、首席专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农村劳动资源开发研究会学术委员;中国机构编制管理研究会理事,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技与公共政策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大易快三计划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发布人:培养科 发布时间:2020-06-23点击量: 一、各培养单位根据线上教学计划安排按时停课; 二、硕士研究生公共课《自然辩证法》、《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课程考试时间、方式由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非英语专业《第一外国语II》课程考试时间安排如下;其它课程考试时间、方式均由任课教师自定。 四、成绩录入时间权限为:2020年7月13号至7月27号,请登录研究生系统教学班成绩录入功能进行录入。 五、 参加考试的学生请准备好个人有效身份证原件、学生证件,用以监考教师线上考试前核验身份
新兴科技的伦理共识——以关怀伦理为视角(一) 从马克思实践生存论思想出发,探讨关怀伦理对新兴科技伦理共识达成的重要意义;分析关怀伦理的组成要素及实践机制,构建科技伦理共识形成的引导原则及路径。 韩来平,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自然辩证法与科学技术哲学学科学术带头人。先后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科学政治学范式纲领困境与出路”和重点项目“新兴科技伦理共识与风险治理研究——以科学政治学为语境”等,相关成果发表在《自然辩证法通讯》《自然辩证法研究》《科学技术与辩证法》等学术期刊上
2017年3月,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入选第二批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 2015年11月西安交通大学与陕西省委宣传部正式签约共建马克思主义学院,根据共建框架协议,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将在政策、经费等方面大力支持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努力把西安交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建成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理论宣传、学科研究和人才培养的西部重镇和全国示范性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西部地区高校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宣传和人才培养带动作用。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人才济济
龚力军 1957年7月出生,男,汉族,中共党员,教授(三级)。1980年7月毕业于天津南开大学哲学系哲学专业。现任宁夏医科大学人文社科部原理教研室主任;兼任宁夏统战学会理事;宁夏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会会员
2017年9月19日-20日,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工程哲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主办的第八次全国工程哲学学术会议在太湖书院举行在会议开幕式上,还进行了《工程方法论》一书首发式。该书是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带领国内工程界和哲学界人士,历时四年完成的又一部将理论分析与案例研究融为一体的学术专著,本次会议就是对此项研究成果的一次集中检阅。黄埔大桥建设管理与运营管理经验作为成功案例写进本书,入选的还有港珠澳大桥、泰州大桥、苏通大桥、杭州湾大桥等国内外知名项目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哲学专业委员会与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联合主办的第二十一届全国科学哲学学术会议(两年一届),定于2023年7月10-13日(10日报到,11-12日正式会议,13日离会)在山西省太原市举行。 本次会议的主题包括: 12. 研究生专场。仅限在校研究生参加,限额20人
主讲人:陈永森教授(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时 间:2023年3月2日下午14:30-16:30 欢迎大家积极参加,会议当天请提前10分钟入场。 陈永森,博士生导师,二级教授,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博士点带头人,现为《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编,兼任福建省辩证唯物主义学会会长、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环境哲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长期从事国外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研究。在《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国外社会科学》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出版专著3本,合著5本,先后获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二等奖两项和教育部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一项,主持3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多项省部级课题的研究
刁生富在《自然辩证法通讯》2001年第6期撰文认为,为维护网络运行秩序,保障网上群体和个人的利益,必须建构控制体系,要用技术的、法律的、道德的等手段进行有效的社会控制。由于网络空间的特殊性、技术条件的缺陷性、法律规范的局限性和道德调节的有效性,道德协调显得尤为重要,在控制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为达到控制的有效性,应遵循如下调控原则:注重个人自律,利用组织力量;道德控制主导,进行综合治理;加强伦理研究,形成网络规范;开展伦理教育,提高责任意识;满足社会需要,确保个人权利;把握控制力度,保持必要张力;注入人文关怀,防止符号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