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幼
有一群孩子因着家庭因素,缺乏爱的关怀更无法顺利升学、就业,甚至误入歧途……,CCSA(中华育幼机构儿童关怀协会)成立12年来,一直守护失家儿,陪伴他们成长、自立,期帮助这一群失去家庭照顾的孩子能健全发展,让他们也可以拥有美好人生。 ‘我的未来不是梦…’15岁原是做梦的年纪,然而有一群孩子,离开育幼院后,没有家人照顾必须自力自给。 升学成为一件“奢侈品”,学费更是一项沉重的负担,失家儿该如何圆一个升学的梦? 102年CCSA社工追踪辅导376位失家少年,143位就学、93位正职;其中5位就读大学社会工作系,由受助反馈助人
元旦刚过,从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传来喜讯,2022年这里交出了一份喜人成绩单,总共繁育存活8胎13只大熊猫宝宝。 每年春季,是大熊猫“相亲”的季节。2022年2月份开始,熊猫中心大熊猫繁殖工作正式拉开序幕
2015年春节,新入园犀牛和园区新生的小白虎将与游客见面! 节前,动物园成功从南非引进两头白犀,一公一母。据悉,白犀体大威武,是陆生脊椎动物中居于第三位的庞大动物,仅次于大象以及河马。白犀在野外环境已经灭绝,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已将南非白犀牛列为濒危动物
今年儿童节很不一样,蒲公英希望基金会 X VESSEL再度合作–以品格故事为轴心!以说品格故事并送新书包给五股育伯特利育幼中心的孩童做为儿童节礼物,让这天儿童节成为一个更有意义的品格体验及分享爱的日子。VESSEL 以说故事结合非洲影片来带动孩子分享可以带来更多的爱。传递好的品格力,期许这些孩子能在这堂学会用爱分享爱果中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时,并能体会愈“分享”愈快乐的精神
1+X幼儿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指围绕托幼一体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及相关公益性社会服务机构,针对招收的1-3岁幼儿,特别是2-3岁幼儿的所需的照护需求,培养面向服务一线的托幼育幼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并能对幼儿照护从业人员进行培训、指导和管理。 2022年11月25日,学前教研室组织学生进行1+X幼儿照护证书模拟考试。在正式开始前安排志愿者负责计时、计分、拍照等相关事务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幼儿保育等知识,具备幼儿保育、安全健康照护、早期发展支持等能力,具有教育情怀和信息素养,能够从事托幼园所幼儿保育、幼儿照护服务等工作的技术技能人才。 1.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以及将德育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的能力; 2. 具有幼儿营养、喂养和健康、安全照护等方面的技能,以及科学组织和独立承担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保育工作的能力; 3. 具有运用新材料、新技术的玩教具支持幼儿早期学习与发展,以及创设幼儿生活环境和支持性学习环境的能力; 4. 具有预防与规范处理幼儿常见病症、意外伤害及其他突发事件的技能,以及开展幼儿安全、健康照护的能力; 5. 具有观察、识别、记录幼儿的言行和情绪表达的基本技能,以及观察、分析幼儿发展状况的能力,具备家园社合作共育能力; 6. 具有一定的心理调适能力、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 7. 掌握与本专业从事职业活动相关的国家法律、行业规定,具备环境保护、安全防护等相关知识与技能; 8. 具有适应育幼领域数字化发展需求的基本数字技能和信息技术能力; 9. 具有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专业基础课程:幼儿卫生与保健、幼儿发展心理基础、保教政策法规与职业道德、保育师口语与沟通
东营黄河三角洲动物园是市政府2012年重点建设项目。园区占地面积约1200亩,地址位于广利河以南,东青高速以西,南二路以北。计划分两期建设,一期主要建设园区主体部分和各动物馆舍,二期主要建设游乐设施
五部门联合印发《数字化助力消费品工业“三品”行动方案(2022-2025年)》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 许晓芳)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印发《数字化助力消费品工业“三品”行动方案(2022-2025年)》。《方案》提出,到2025年,消费品工业领域数字技术融合应用能力明显增强,培育形成一批新品、名品、精品,品种引领力、品质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并在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供给水平明显提高、发展生态持续优化等三个方面明确了具体发展目标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10月9日电(中国青年报 中国青年网记者 孙庆玲)记者今天从教育部官方网站获悉,教育部办公厅等七部门印发了《关于教育支持社会服务产业发展 提高紧缺人才培养培训质量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以提高家政、养老、育幼等领域紧缺人才培养培训质量。原则上每个省份至少有1所本科高校开设家政服务、养老服务、托育服务相关专业。 意见指出,要加强统筹规划,将社会服务产业紧缺领域人才培养培训工作与学科专业调整,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建设等同步设计、优先部署;针对行业发展不同领域、不同模式、不同业态对人才的差异化需求,以服务家政服务、健康管理、养老照护、母婴照护等一线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重点,兼顾考虑储备社会服务新业态急需人才,分层分类推进培养培训;坚持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并重,统筹推进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学生资助、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人才培养培训各环节,提高专业人才供给规模和质量
本会运作目的是依捐助章程第二条以办理并发展社会救济事业为宗旨,以符合申请条件的对象来从事慈善救济,例如:经济条件较差的在学者、罹患严重疾病的患者、或遭受天然灾害的受害者等。需要外来资源协助的弱势人士、包括身障、低收入户、济急、困学、医疗、育幼、养老等,经由各乡、镇、区、市公所推荐之紧急救助案件,具有事实而经本会核定给予提供资金或服务救济之协助。 本会急难救助以“紧急生活扶助”、“医疗补助”、“丧葬补助”三类为扶助原则,同一事件每年限申请一类,且以一次为限(以申请书之收件日期起算),但若有特殊情事经本会申请审核通过者则不在此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