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中国综合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2001年进入国家期刊方阵,为国家科技部确定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是经国家药监局批准的可发布综合类处方药广告的期刊之一。本刊创办于1956年,其前身是《苏医学报》、《南京医学院学报》,1996年随校名更改为《南京医科大学学报》。 本刊接受全国各医药高等院校及医院教学、医疗、科研人员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方面的论著、科研简报、技术方法、经验交流、短篇报道、病例报告等
即日起至7月20日,符合条件的专家可以申报2022年度中原英才计划(育才系列)——中原基础研究领军人才。2022年度河南省将遴选10名左右中原基础研究领军人才。 此次遴选范围:面向全省从事自然科学(不含医学)基础研究、引导基础理论原始创新、推动基础学科创新发展,在职在岗的专业技术人才
张松斌教授,博士生导师,16年入选国家创新人才青年项目,全国计算原子与分子物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物理快报/中国物理B/物理/物理学报四刊联合青年编委。2007年四川大学物理学本科毕业,2011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理学博士学位,2011-2015年先后在美国德州农工大学、德国马普所及自由电子激光科学中心等机构从事博士后研究,2015年底加入陕西师范大学物理学院。主要研究领域为理论原子分子超快光物理,在原子分子结构、电子原子分子碰撞、重离子碰撞以及超快强激光场/阿秒脉冲/x射线等极端光源与原子分子相互作用等方面开展了比较深入的理论研究工作,已在本领域国际主流学术期刊Phys. Rev. Lett.等发表研究论文六十余篇,其中Phys. Rev. 系列三十余篇;Phys. Rev. Lett./A/B/E/M,J. Phys. Chem. Lett. 等二十几个期刊的审稿人,海外优青/青年长江/面上/青年基金等项目的函评专家,相关工作已获得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青年项目,以及国防科工局科学挑战计划专题项目等支持
期刊收录:知网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CA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期刊荣誉: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主要栏目:可持续发展与环境管理、环境污染防治、生态资源与环境资源、环境法制与实施、教学管理与改革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双月刊)1991年创刊,由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主办,1999年由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为自然科学版学术期刊,在国内正式发行。《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为综合性环境与资源研究学术期刊。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主要刊登环境科学、环境保护与管理、环境监测与监察、环境法学、生态学、环境工程与产业等学科及其交叉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监测和研究简报、文献综述、科研信息快报
保芝堂灵芝系列产品是上海保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生产,选自大别山优质椴木灵芝孢子粉。主营:生物制品灵芝系列产品,保健营养食品的四技服务及研发、植物提取物的加工与销售;化妆品,冬虫夏草,各种礼品,食用菌菇、南北干货配送. 保芝堂生物科技自创立以来始终肩负将民族传统保健事业发扬光大、开创人类生命健康事业的时代责任和神圣使命,秉持发现才能发明,发明才有发展的理念,致力于生物科技、现代中药融合发展的创新与开拓。 “尽心才能尽力,尽力才有进步”
2019年11月1日至4日,由中国力学学会、中国声学学会和IEEE UFFC分会共同主办,我校省部共建交通工程结构力学行为与系统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北省智能材料结构力学重点实验室、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联合承办的2019(第14届)全国压电和声波理论及器件应用研讨会在石家庄成功举行。来自全国5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的25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校党委书记杨绍普教授致欢迎辞,会议主要发起人高存法教授和王骥教授分别代表中国力学学会电子电磁器件力学工作组和IEEE UFFC致辞
总计划及子计划三:研发光偏振之波动及量子性质之中学双语探究实作模组(1/2) 我国社会虽然已从劳力密集经济转型为知识密集经济,例如高科技经济。然而知识与科技日新月异,如何奠定今日学子,也就是未来产业生力军,吸收研发新科技的基础,至为重要,也是2030双语国家政策的首要目标之一。本计划拟研发一系列衔接中学课程的偏振之波动及量子性质之探究与实作,以因应方兴未艾之量子二次革命新兴科技的发展,并将研发适合中学生的探究实作双语多模式教材,以因应2030双语国家政策
本课题组由国家级教学名师励杭泉教授于1990年创建,以浓乳液聚合与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为基础,逐步拓展至多孔聚合物的制备与结构控制、纳米微粒的表面修饰及其功能化应用、功能聚合物的轻量化技术研究等领域,已形成了以高分子物理基础理论为指导、以分子结构设计为核心、聚合物材料功能化应用为目标的研究特色。课题组现有教授2人,副教授2人,研究生20余人,先后承担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及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基金等国家级课题10余项,企业合作课题20余项。目前已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拥有发明专利10余项
本课程为“探索台湾”系列课程之一,是聚焦于在地博物馆“如何陈述台湾文史”的跨领域型课程。透过每周两小时的演讲、一小时的课堂讨论、博物馆参访、与学者专家讲座,本课程拟以台湾各类具代表性、且以台湾风土历史文物为主题的博物馆为案例,利用博物馆学的角度,介绍各馆的立意与历史、分析选件的考虑与呈现手法、并与国外相关主题的博物馆对比,以突显各馆对台湾文史的诠释。所讨论的博物馆,以台北市与新北市学生可就近参观的机构为主,其展示的主题从史前到近代、从自然科学与人文艺术、从实体文物到无形的文化资产与数位典藏,包罗各种时代、领域、与形式,试图让学生对台湾博物馆史、台湾文史相关之文物典藏、与透过上述二者所呈现的台湾文史侧写有通盘的了解
毛玉青,女,汉族,中共党员,浙江江山人,副教授,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现任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研室主任。主讲课程包括《电子电路分析与调试》、《电子线路制图与制版》、《电工基础》等,分别获得浙江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竞赛优秀奖与院级教师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