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工程
主讲人简介:苏海锋,特聘研究员,从事一般工业固废处理,危险废弃物生物毒性,微生物代谢工程与生物途径工程等的相关研究。主持国家基金、省部级基金10余项,以第一作者作者贡献人总共发表SCI论文30余篇,15篇一区期刊(中科院最新分区),12篇Top期刊,4篇10分以上文章,最高影响因子16.55,累计总共影响因子130左右。 主讲内容简介:长期以来研究者特别强调蛋白酶的高度专一性,而忽视另一面,即非专一性,或多功能性,或非天然催化活性
mLife创刊会暨微生物学前沿论坛: 院士领衔报告[2022.02.20] 会议预告|后疫情时代的生命科学研究——2020年中国科学院京区生命科学焦点创新研究生论坛[2020.12.03] 微生物遗传前沿交叉云端论坛通知[2020.09.18] 2020种群遗传学与基因组学高级培训班(第二期)[2020.08.21] 微生物前沿科学报告 :从天然产物化学到肠道微生物组[2020.06.04] 关于举办“2020年第二次年度生物安全培训班”的通知[2020.06.02] 关于举办“2019年11月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班”的通知[2019.11.12] 2019种群遗传学与基因组学高级培训班 -第一轮会议通知[2019.08.28] 全球生物经济峰会国际专家咨询委员会会议在188宝金博8766召开[2019.03.18] 植物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召开2018年度学术年会[2019.01.28] 中国科学院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重点实验室成立10周年战略研讨会成功举行[2019.01.07] 植物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18年度冬季青年学术论坛[2019.01.04]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生理与代谢工程重点实验室2018年学术年会成功举办[2018.12.21]
时 间:2017年4月14日下午4:30-6:00 现任上海师范大学生物系副主任,植物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上海师范大学药用植物生物工程实验室主任,上海师范大学“农业生物技术”创新团队负责人,上海市“植物种质资源开发”协同创新中心(2011计划)方向负责人,教育部“资源化学”重点实验室学术骨干。主要从事药用植物代谢工程及中药资源生物技术等研究,在组培快繁、基因发掘、载体构建、遗传转化、功能鉴定,成分分析及代谢调控等方面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先后主持包括国家“优青”项目在内的20多项国家或省部级课题等的研究;在国际期刊如《Metabolic Engineering》等上公开发表SCI论文70余篇(他引近1000次,h-index为20),以第一发明人获授权发明专利14项,曾应邀在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上作报告交流20多次,引导学生参加大学生“挑战杯”竞赛获包括省级特等奖及国家级二等奖等在内的奖励共10项
报告人简介: 2011年毕业于瑞典查尔姆斯理工大学,获得系统生物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酿酒酵母中碳源和能量代谢网络的调控。随后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主要课题为癌细胞的中心代谢途径及肿瘤分子标志物。2014年开始作为研究员加入丹麦技术大学(Technical university of Denmark)的诺和诺德基金会生物可持续性研究中心(Novo Nordisk Foundation Center for Biosustainability)以及丹麦生物创新研究所(BioInnovation Institute),主导酵母的合成生物学元器件开发,转录因子类生物传感器的设计及其在植物天然产物代谢工程领域的应用
12月6日下午,应海洋资源与环境学院邀请,江南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堵国成教授来校在东海厅作“现代发酵工程技术实现化妆品原料的绿色生物制造”的主题报告。会议由王淑军院长主持,相关专业教师及研究生80多人聆听了报告。 开户送体验金赢100可提款在主题报告中,堵国成教授首先提出,许多目前市场急需的化妆品原料,化学合成法合成路径长、条件复杂、产品得率低、环境污染大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URL])是隶属中国科学院的科研事业单位,目前已成为具有雄厚基础、强大实力和广泛影响的综合性微生物学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生理与代谢工程重点实验室于波研究组主要从事工业微生物技术的应用基础研究工作。利用合成生物学、系统代谢工程技术改造和优化重要工业微生物的生理和代谢功能,大幅提升重要工业应用化学品与营养化学品的生物合成范围与效率,并进行产业化开发
2005年6月毕业于pg电子获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博士学位。2000年-2002年曾在复旦大学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客座研究。2005年6月作为青年人才引进至上海师范大学,并破格晋升为副教授
杨胜利,生物技术专家。1941年1月5日出生,江苏省太仓市人。1962年毕业于华东化工918ag旗舰厅手机登录网站(中国)有限公司有机化工系,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14年11月26日正式入职918ag旗舰厅手机登录网站(中国)有限公司第一附属医院
很多人为了如何减肥而烦恼:应该如何节食?如何运动?还是应该参与减肥疗程?一个由日本知名减肥医生研究出来的“7:3:3”睡眠减肥法,却能简单在睡眠中获得减肥效果,你愿意尝试吗? 日本知名减肥医生佐藤桂子在研究中提到,如果个人长期熬夜、维持不良的睡眠品质,将会影响个人激素的分泌,造成体内脂肪难以被分解。换言之,无论你的减肥餐单有多有效、运动量有多大,若没有良好的睡眠品质,减肥功效只会事倍功半。因此,佐藤桂子提倡这个“7:3:3”睡眠减肥法,助你更有效减肥!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早前便有一项研究显示,很多人的肥胖问题很可能是睡眠不足导致!以每天睡足7小时的人为基准,每天睡5小时的人的肥胖率高出52%,睡4小时的人的肥胖率更高出73%! 研究发现,一天7小时的睡眠时间能有效帮助脂肪分解,特别是晚上8-12点之间是个人生理机能最旺盛的黄金睡眠时间,在这段时间睡觉不但能帮助促进新陈代谢,还能帮助燃烧脂肪! 也有研究显示,人体的饥饿感在夜间相当波动,饥饿高峰大约在晚上11点到凌晨1点
主要研究方向: 延斯·尼尔森教授的研究领域主要是代谢工程、工业生物技术、合成生物学和系统生物学。他的主要研究方向制以是改造酵母菌株来生产燃料、化学品、食品添加剂和药品。他的另一研究方向是利用人类代谢图谱的数学模型,来研究各种代谢性疾病的潜在机制,如肥胖症、糖尿病和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