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组
学士,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妇幼微创专业委员会妇科腹腔镜学组青年委员,厦门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妇科内分泌学组成员。 从事妇科微创外科工作16年,每年完成各类腹腔镜、宫腔镜手术逾800例,每年门诊量超过8000人次。 2003年毕业于福建省医科大学临床系,至今工作已超过15年
发布时间:2019-11-24来源:浙江大学作物科学研究所作者:158 11月23日,由中国作物学会栽培专业委员会主办、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承办的第十六次中国作物生理学术研讨会在浙大紫金港校区举行。 中国作物学会栽培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洪程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张洪程指出,作物生理学组为保障国家农产品安全生产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国家“重农抓粮”新时代需求下,广大作物科技工作者应当与时俱进,努力为我国粮食安全生产做出更大的贡献
苏州全飞秒带头人 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 江苏省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角膜病学组副组长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眼科学会角膜病学组委员 江苏省激光医学会眼科学组副组长 苏州市激光与光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 20余年眼科临床工作经验 欧阳小平[副主任医师,眼科学硕士] 青岛大学眼科硕士山东滨州医学院教授中华医学会苏州眼科分会会员曾在青岛市第一人民医院工作,并在第三军医大学和北京同仁医院进修。20年眼科诊断治疗经验,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完成LASIK准分子激光手术万余例。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眼科医院 眼科学博士瑞士STAAR公司EVO Visian ICL手术认证医师全飞秒SMILE手术认证医师中华医学会苏州眼科分会会员师从褚仁远教授、孙兴怀教授、林顺潮教授等名师,临床实践经验丰富曾任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眼视光中心主任、上海瑞东医院(瑞金医院东院)眼科主任、上海希玛瑞视眼科医院医疗副院长在SCI和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20多篇论文和拥有一项发明专利近30年眼科临床诊疗经验 林丕容[大学眼科集团总院长] 台大EMBA毕业,大学光学医疗集团总裁,大学眼科总院长,大学医疗保健教育基金会创办人
地址: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小南街317号 邮编:110016 咨询电话:024—62784567 李健,1973年12月出生,主任医师,肿瘤外科硕士。1997年毕业于大连医科大学临床医疗专业,2003 年获中国医科大学肿瘤外科硕士学位。曾于浙江医科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进修普外腹腔镜技术
儿科学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江西省儿童医院新生儿科科主任,是医院新生儿临床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对新生儿疾病诊治技术全面,擅长疑难、危重新生儿疾病诊治,擅长解决专科技术重大问题,在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超早产儿救治、早产儿围手术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现任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科医师分会及感染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儿童健康专业委员会新生儿营养与健康管理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优生科学协会妇儿临床分会委员;江西省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江西省医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江西省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常务委员及新生儿学组副组长;江西省研究型医院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参与制定部分国家新生儿疾病诊治的相关共识和指南,是江西省及广东省科技奖励评审专家;是江西省卫计委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专家库成员;是经国家卫计委考核确认的新生儿复苏项目培训师资及优秀省级新生儿复苏培训师,是美国世界健康基金会儿科高级生命支持培训师。担任《中华新生儿科杂志》编委;《南昌大学学报》、《江西医药》杂志审稿专家
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心血管病学学术会议暨进展学习班通知 由中华医学会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办的“第十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定于2008年6月5~8日在河南省郑州市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本次会议将邀请国内著名专家做相关领域的专题学术报告 ,大会收到的论文分为大会交流 、分会交流 、壁报及书面交流等形式 ,交流近年来本领域的临床 、基础等科研成果及经验总结 。组委会还为全体代表组织内容丰富 、具有特色的卫星会 、临床病例讨论会
简 历: 外科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湖南省医师学会理事、湖南省医学会甲乳外科学组副主任委员、胃肠外科学组副主任委员、湖南省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委员、衡阳市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省抗癌协会常务理事、湖南省科技成果评审专家,省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编委。主要擅长肿瘤外科手术及肿瘤研究,获省自然科学基金及科技厅、卫生厅、教育厅等科研课题多项,在SCI及国家、省级杂志发表论文数十篇。从事外科工作三十多年,对乳腺和甲状腺肿瘤和外科疑难危重症及高难手术有较深的造诣 专业特长及主攻方向:乳腺、甲状腺、胃、肠、肝、胆、胰肿瘤及疑难杂症的诊治
报告摘要:本报告主要讨论由连续时间动力学和离散时间动力学个体构成的混杂多智能体系统,探究其一致性问题。主要内容包括:考虑了一阶动力学个体组成的混杂多智能体系统,通过分析其交互方式,设计了三类分布式协议,通过代数图论和微分方程求解的方法,得到系统解决一致性的判据准则;基于博弈理论探究了混杂多智能体系统的一致性问题。假设每个时刻存在一个连续时间动力学个体和一个离散时间动力学个体进行博弈,设计了博弈收益函数,求得唯一的Nash均衡点,进而得到混杂多智能体系统解决一致性问题的可解
为聚焦神经系统免疫与感染性疾病的精准诊断与治疗,交流最新研究成果与进展,提高广大医务人员对神经免疫与感染性疾病的认识及诊断能力,我院神经内科于2020年9月12日举办“聚精会神”神经免疫与感染疾病高峰论坛线上会议,大会在神经内科主任崔俐教授的致辞中拉开序幕。 此次会议邀请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内科学科带头人、中国免疫学会神经免疫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卒中学会免疫分会主任委员胡学强教授,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京医院)神经内科主任、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副会长兼神经感染性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赵钢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兼医院中心实验室主任、中华医学会神经科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神经科分会神经感染和脑脊液细胞学组组长、中国医师学会神经内科分会神经感染性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佳伟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内科、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常委管阳太教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千佛山医院)神经内科主任、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免疫学组委员段瑞生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教授、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神经感染性疾病专委会秘书、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渐冻人协作组委员兼秘书冯国栋教授以及我院神经内科于雪凡教授及金涛教授,分别对神经免疫与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及治疗进行了专题讲座,讲座内容涉及近年神经免疫与感染领域的热点问题,将最前沿的知识和最先进的理念带入临床。线上会议人数达1.1万余人,反响热烈
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生物学组研究团队,解开百年来球背象鼻虫身上斑纹之谜。全世界一百多种球背象鼻虫中,有6种仅分布在台湾的兰屿与绿岛。这一群体色相当鲜艳的球背象鼻虫外壳非常坚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