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余篇
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普外科主任,研究生导师。毕业于第三军医大学,曾任西南医院普外科教授,研究生导师。重庆市副主任委员,重庆市微创专委会委员
药剂科成立于1978年,2016年经医院批准成立更名为药学部。药学部是负责医院药品采购、供应、管理和药学技术服务的重要医技科室,同时又承担全院合理用药监测管理的职能部门。 药学部共有27人,其中主任药师2人,副主任药师2人,主管药师14人
作者简历:宁稼雨,男,1954年生于大连,汉族。文学博士。1982年毕业于辽宁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
王健,2013年北京大学毕业,获得博士学位,先后在德国美因茨大学(2013-2016),慕尼黑工业大学(2016-2019)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现在山东大学工作。长期从事高精度对撞机现象学研究,主要包括高阶QCD(量子色动力学)修正和寻找超出标准模型的新物理信号。其博士论文受邀在Springer出版社Theses丛书出版,目前已在国际一流期刊发表论文四十余篇,总引用1000余次,多篇论文被粒子物理领域权威期刊《The Review of Particle Physics》所收录,其多项理论研究结果被欧洲核子中心大型强子对撞机上的ATLAS和CMS实验组所采用
主讲课程:承担本科生课程:《桥梁概念设计》、《道路与桥梁工程概论》,承担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课程:《高等桥梁结构理论》 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资助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资助项目;参与苏通大桥、江阴大桥、徐浦大桥等重大工程科研项目多项;参与江阴大桥、杨浦大桥、天津国泰大桥等多项工程设计;主持多座桥梁的施工监控和桥梁事故分析工作。 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优秀工程设计二等奖、教育部优秀市政公用工程设计二等奖、同济大学三八红旗手、倪天增教育奖励金、同济大学教学奖励金教学系列二等奖。 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四十余篇论文,其中有: [6]贾丽君,丛霄,林赞笔. 钢主缆与CFRP主缆悬索桥力学性能及极限跨径研究.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 [8]贾丽君肖汝诚等. 确定斜拉桥施工张拉力的影响矩阵法. 苏州城建环保学院学报, 参编研究生教材《高等桥梁结构理论》;参编《缆索承重桥梁换索技术标准》
闵卫东,南昌大学软件学院院长,国家级人才入选者,2015年作为杰出人才被引进到南昌大学,现任博士生导师、二级教授、江西省智慧城市重点实验室主任。是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计算机学会杰出会员,江西省高层次人才、江苏省双创人才和双创团队领军人才。 他在清华大学先后获得计算机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师从老一辈计算机图形学专家唐泽圣教授和孙家广院士
讲座将围绕什么是社会工作干预研究,为什么及如何开展干预研究,以及开展干预研究的注意事项而展开。以非裔亲属寄养家庭干预项目和寄养家庭或无家可归青少年情绪管理干预项目两个项目为例,分享作者在开展干预研究过程中的经验和挑战。 武琪,博士,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ASU)社会工作学院助理教授
生于塞外,学于津门,专修中国近现代史,毕业就教于母校至今。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为职志,先后讲授“中国革命史”、“***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开设硕士生专业选修课“中国***对外关系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博士生专业必修课“中国***与中国现代化”。过去十余年侧重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党政监察制度史”、“战后中国政治史”、“***与池田大作”研究,现主要开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社会现代化”研究
冯哲辉,男,1965年8月生,汉族,河北省清河县人。1983年本科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90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硕士学位。 25年传媒生涯中,历任《大舞台》杂志社编辑、河北电视台编导、制片人、卫视副总监,主创《真情旋律》《天下故事会》等十余档栏目并担任制片人、主管总监
郑旭棠医师在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整形外科接受整形外科相关训练后取得卫生福利部整形外科专科医师资格,期间前曾往林口长庚医院及桃园长庚医院接受显微重建及颅颜外科重建手术训练。升任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整形外科主治医师后,于2014年负笈前往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附设医院整形外科进修一年。 郑医师热衷于临床教学,曾经荣获九十六学年度中国医药大学陈宽正校友基金会“临床优良教师金苹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