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生物学组研究团队,解开百年来球背象鼻虫身上斑纹之谜。全世界一百多种球背象鼻虫中,有6种仅分布在台湾的兰屿与绿岛。这一群体色相当鲜艳的球背象鼻虫外壳非常坚硬。住在兰屿岛上的达悟族人对他们认识甚深,传说中,达悟族人会用手指捏球背象鼻虫来比力气。
除了兰屿人外,一百多年前华莱士(Alfred Russel Wallace)、鹿野忠雄等知名生物学家都对他们身上的斑纹感到好奇,并认为这些斑纹应该是警告天敌之用。可是这些鲜艳的的斑纹到底具有什么功能一直是个谜。
为了解开这一百多年来的谜团,国科馆生物学组黄文山博士团队、博士生曾惠芸与台师大博士林仲平合作,利用以昆虫为主食的斯文豪氏攀蜥进行试验,来测试球背象鼻虫身上斑纹的功能。
结果显示,和球背象鼻虫生活在一起的兰屿、绿岛斯文豪氏攀蜥,不会去捕食有斑纹的球背象鼻虫,但是当研究人员去除象鼻虫身上的斑纹后,蜥蜴会不认得,以为象鼻虫是可以吃的食物,马上冲出去大咬一番。
同样的,住在台湾本岛的斯文豪氏攀蜥,因为从来没看过球背象鼻虫,一看到象鼻虫也会马上冲过去捕食,可是象鼻虫壳太硬了,蜥蜴根本咬不动,所以马上就会吐出来。这种象鼻虫不好吃的经验可以维持23天以上,甚至比鸟类的记性14天要还要久。以后再遇到象鼻虫,斯文豪氏攀蜥也就对他兴趣缺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