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
3月9日,上海专家团队在《科学》杂志发表论文,发布了关于调节肠道微生态改善2型糖尿病的最新研究成果。 专家团队发现,通过摄入多样化的膳食纤维,可使肠道内特定的有益“生态功能菌群”增多,促进胰岛素分泌和提高胰岛素敏感性,进而改善2型糖尿病。 参与此研究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彭永德教授表示,这一发现有望为2型糖尿病综合防治提供新的方向,并帮助为大量糖尿病前期患者“关口前移”,以营养干预的方式延缓甚至逆转糖尿病前期进展
高血压,是一种典型的生活方式病。 引发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包括:高盐饮食、超重(肥胖)、过量饮酒、缺乏运动、吸烟和长期精神紧张等。如果不加干预,健康的人就会发展到易患人群,到高血压患者,到心血管病患者,在这一链条上逐步进展,治疗的效果也越来越差
一名60岁男性,发现有大便排不干净、便意不断的情形,以为是工作压力引起的肠躁症,后来出现血便还以为是痔疮,直到血便问题持续一个月了才就医,确诊为大肠癌。医师提醒,若发现有腹泻及便秘交替发生、大便带血或解不干净等情形,都可能是进入大肠癌的前兆,应多加留意。 根据卫生福利部2015年最新统计,台湾10大死因中癌症占居首位,而自2006年起大肠癌更是癌症发生率第1名,发生率高过肺癌及肝癌;据国健署统计,国人最新大肠癌每年发生的人数已攀升至1万4千多人
今天是全民健走日,在卫生署国民健康局“每日一万步‧健康有保固”号召下,您是否已加入健走行列呢?行政院与卫生署于95年公布每年11月11日为“全民健走日”,象征“两人双脚,结伴而行”,透过彼此的提醒,把健走融入日常生活中。今年国民健康局与体育署、环保署、文建会、观光局及财团法人希望基金会等,透过社区推荐50条社区精采步道,鼓励国人健走、健身。 根据国民健康局97年健康行为危险因子监测调查”(针对台湾地区,不含金门、马祖),以电话调查18岁以上民众(16678份),显示仍有4成4国人没有从事运动习惯,与96年调查结果比较发现: 一、十八岁以上民众,有运动人口增加4.3%,男女有别 我国运动盛行率已由96年的51.5%(男52.9%;女50.2%)上升至97年的55.8%(男57.2%;女54.5%),增幅达4.3%(如图一),以97年18岁以上人口(约18090656人)推估,每年约增加77万之运动人口数,其中男性为38.7万人,女性为38.3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