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受到破坏,依据方针,本条目已获半保护直至2020年9月15日06时32分。

请参阅页面保护方针及保护日志以获取更多信息。如果您不能修改此条目,您可以请求修改、在讨论页提出修改提议、申请解除保护、登录或创建账号。

交易成本(英语:Transaction Cost)是一个经济学概念,指完成一笔交易时,交易双方在买卖前后所产生的各种与此交易相关的成本。罗纳德·寇斯在1937年提出论文《企业的本质》,以交易成本概念解释企业规模,被视为是交易成本理论的奠基者。

搜寻成本(Searching Cost):包括寻找最适交易对象的成本及寻找交易目标物的成本。

协议成本(Negotiating Cost):指交易双方为消除歧见,所进行谈判与协商的成本。

订约成本(Contracting Cost):当双方达成共识而进行交易时,签订契约所投入的成本。

监督成本(Monitoring Cost):指契约签订后,监督对方是否依约执行的成本。

执行成本(Enforcement Cost):指契约签订后,当交易一方违约时,另一方为激励契约之履行所花费的成本。

早期例证:交易成本理论最早的实例在十二世纪左右出现,具体表现为managerial hierarchy比市场可以更有效的配置资源。(Wren (2005))

搜寻成本:依产品的属性而有不同的信息搜寻成本。[1]

谈判成本:网络可降低交易中的谈判成本。[2]

监督成本:网络的互动性可降低信息的不对称;网络降低监督成本。[3][4]

契约订定成本:因特网可减少缔约过程中不必要的成本;网络具降低缔约成本。[5][4]

参考七个阶段之交易成本,[6]并参照消费者决策过程划分为三阶段,而各阶段所发生之交易成本分别为:

购买评估阶段:包括搜寻成本、比较成本、测试成本。

根据香港经济学家张五常的看法,这个概念叫做交易费用也叫“制度费用”,而Transaction Cost应译作“交易费用”而非“交易成本”。

任何不会在一人经济(犹如鲁宾逊漂流记的状况)内出现的机会成本。由于一人经济内不可能构成社会,所以也没有制度和经济组织。张氏亦认为,交易费用就是制度费用(Institutional cost)。

任何不牵涉直接生产的机会成本。但它并不一定牵涉到实质的交易,如隧道收费员的薪金,一方面包括了他提供收费服务的贡献,一方面包括了他提供管理及监管服务的贡献。另外,各种交易费用是不容易分开的。

如果交易费用等于零,一位免费的独裁者会出现。此独裁者会利用有形之手去处理收入分配及资源使用的问题。产权的选择将会是不确定,因为用任何种类的产权,也可以在毫无成本下达到交易。

在一人世界内不可能有偷窃的行为。所以在社会中,任何防止偷窃所带来的机会成本都是交易费用。(如安装门锁、闭路电视等)

在一人世界内不需要律师,所以在社会内,训练律师、聘请律师的费用都是交易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