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更多简介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简称“中科大”)于1958年由中国科学院创建于北京,1970年学校迁至安徽省合肥市。中科大坚持“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是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特色管理与人文学科的研究型大学
时 间:9月27日下午3:50 主讲人简介:李玉良,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2007-2015年科技部重大基础研究“973”首席科学家,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专项指导专家组成员。三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两次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一等奖和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一次;是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得者;2017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程天海入选“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优秀会员” 近日,2015年度“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优秀会员”评选结果公布,遥感地球所程天海研究员入选。 程天海是中国科学院青年联合会委员、北京专家联谊会会员,主要从事基于电磁波与气溶胶粒子群相互作用机制方面的研究,系统性构建了适用于中国区域的气溶胶多角度偏振遥感机理体系,为提高中国区域气溶胶卫星遥感反演的精度和适用性提供了机理基础。他以第一作者(含通讯作者)身份已发表33篇SCI论文,先后获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中国科学院卢嘉锡青年人才奖、北京市优秀青年人才奖,并入选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组织的遥感青年科技人才创新资助计划
地质学家 1947年12月24日生于河南济源。1976年毕业于西北大学。1982年和1989年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和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获理学硕士学位和理学博士学位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更多简介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简称“中科大”)于1958年由中国科学院创建于北京,1970年学校迁至安徽省合肥市。中科大坚持“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是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特色管理与人文学科的研究型大学
1950年8月24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第47次会议决定,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古生物组、国民政府中央地质调查所古生物室、中央地质调查所北平分所古脊椎动物室为基础,组建中国科学院古生物研究所。1951年5月7日正式成立。[1]
据中国科学院11月22日消息,俄罗斯科学院院长亚历山大·谢尔盖耶夫(Alexander Sergeev)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消息说,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的规定,2019年中国科学院选举产生64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20名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据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发布的2019年新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名单,俄罗斯科学院院长亚历山大·谢尔盖耶夫名列其中,专业为物理学
姓名:汪建业老师 职称/学历:研究员、博导、博士 单位/职务: 中国科学院 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 反应堆工程与安全中心副主任 中国科学院 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 副总工 学习与工作经历: 1985年参加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工作,2004年在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光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2005年聘为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2012.06—至今,中国科学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工作。 主要学术兼职: 中国电源学会特种电源委员会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系统仿真专业委员会委员,安徽省光学学会激光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兼职教授博导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更多简介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简称“中科大”)于1958年由中国科学院创建于北京,1970年学校迁至安徽省合肥市。中科大坚持“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是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特色管理与人文学科的研究型大学
app--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更多简介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简称“中科大”)于1958年由中国科学院创建于北京,1970年学校迁至安徽省合肥市。中科大坚持“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是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特色管理与人文学科的研究型大学
本文摘要:4月27日,南京林业大学与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下仪式在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举办。我校党委书记封超年、校长曹福亮,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所长薛建辉、党委书记夏冰、副所长冯煦参加签下仪式。签下仪式由夏冰主持人
中科院百人计划-“青年俊才”项目(百人计划C类)(摘编) 为贯彻落实《关于深入实施“中国科学院人才培养引进系统工程”的意见》(科发人字�z2015�{64号),进一步提高中国科学院科技队伍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做好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工作,特开展“百人计划”工作。 1.具有博士学位,在海外知名大学、科研机构等学习或工作3年(含)以上的优秀青年人才,特别优秀的,海外学习或工作年限可适当放宽; 2.在本研究领域已崭露头角,做出过具有突出创新思想的研究成果; 3.具有优良的科技创新潜质和较好的团队协作能力; 4.申报时取得博士学位时间未超过5年。 支持经费主要包括院人才专项经费和基建经费,用人单位根据情况提供一定的启动经费支持
汪bob(中国)有限公司官网克强任中国科学院秘书长 邓麦村不再担任(图简历) bob官方体育app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5月30日综合报道 据中国科学院官方网站消息,根据中央组织部《汪克强、邓麦村同志职务任免》(组任字〔2020〕196号),汪克强同志任中国科学院党组成员;免去邓麦村同志的中国科学院党组成员职务。 经研究,决定:汪克强同志任中国科学院秘书长;免去邓麦村同志中国科学院秘书长职务。 据中国经济网部委人物库资料显示,汪克强,1965年生,此前担任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
地质学家 1947年12月24日生于河南济源。1976年毕业于西北大学。1982年和1989年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和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获理学硕士学位和理学博士学位
955XPCOM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更多简介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简称“中科大”)于1958年由中国科学院创建于北京,1970年学校迁至安徽省合肥市。中科大坚持“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是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特色管理与人文学科的研究型大学
陈广浩,男,1964年9月出生,浙江萧山人。1986年毕业于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构造地质专业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月20日,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侯建国在中国科学院2022年度工作会上,为获奖集体和个人颁发了2021年度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周琪宣读了授奖决定。中国科大俞书宏院士荣获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 俞书宏院士长期从事无机合成和仿生材料研究
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 (2022.09.14) 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 (2022.09.14) 中国科学院关于加强科研行为规范建设的意见 (2022.09.14) 中国科学院关于科学理念的宣言 (2022.09.14) 中国科协致全国科技工作者倡议书 (2022.09.14) 中国科学院科研道德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关于在科技奖励推荐过程中常见问题的诚信提醒》的通知 (2022.09.14) 中国科学院科研道德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关于在公众媒体上发布学术成果常见问题或错误的诚信提醒》的通知 (2022.09.14) 中国科学院科研道德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规范学术论著署名问题负面行为清单的通知 (2022.09.14) 中国科学院科研道德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关于科研活动原始记录中常见问题或错误的诚信提醒》的通知 (2022.09.14) 中国科学院科研道德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规范论著引用的通知 (2022.09.14) 关于在学术论文署名中常见问题或错误的诚信提醒 (2022.09.14)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月刊)是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的会刊,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联合主办,是面向全国的我国第一份综合研究科技期刊学术理论与实践创新的专业性核心期刊是中国期刊出版界有重要影响力的学术期刊。1990年2月创刊,最初为季刊,2000年改为双月刊,2014年改为月刊。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集学术前瞻性、理论系统性、应用规范性、实践指导性于一体,已经在学界业界形成了很高的影响和声誉,在引领学术前沿、促进学术交流、指导业务实践、培养专业人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多次荣获国家、中国科学院各种奖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监督委员会(以下简称“监督委员会”)在对基金项目进行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原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徐中民201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支持项目“黑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集成研究”(批准号91125019)申请书中,多名参与人员的身份信息与他们发表论文中标示的身份信息不符。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监督委员会对科学基金资助工作中不端行为的处理办法(试行)》第十九条第一项和第十二条的规定,给予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原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通报批评。 经调查核实,徐中民201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支持项目(批准号91125019)第4至第9参与者共6人的职称均填写为助理研究员,但其中5人在项目申请时(2011年3月)是徐中民指导的在读硕士、博士研究生,另1人是徐中民项目组临聘人员,无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