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科学院
11月4日,中国科学院(简称:中科院)-俄罗斯科学院(简称:俄科院)激光物理双边研讨会开幕式暨中科院上海光机所-俄科院应用物理研究所(SIOM-IAP)激光联合实验室揭牌仪式在上海光机所举行。俄科院院长Alexander Sergeev、中科院副院长张亚平、上海市科委副主任傅国庆、中科院上海分院副院长瞿荣辉等领导出席了开幕式暨揭牌仪式。 张亚平在开幕式的致辞中指出,俄科院Sergeev院长和***院长的互访极大地促进了俄科院和中科院的紧密合作,其中先进激光科学与技术是两个科学院合作的重要方向之一
学院现有在职教工133人,其中专职教师105人,含高级职称67人(包括中科院院士1名,二级教授10名),具有博士学位94人。博士研究生导师26人,硕士研究生导师85人。学院拥有省部级以上各类人才50余人次,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发展中国家院士1人,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3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1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4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5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5人
近日,我校理学院邹军教授因在半导体封装、测试及系统应用方面的突出贡献,当选俄罗斯自然科学院(无线电电子学、纳米物理学和信息技术问题学部)外籍院士。 俄罗斯自然科学院成立于1990年,由俄罗斯多位知名学者及科研机构发起成立,是俄罗斯三大跨行业最高学术权威机构之一,1995年1月获得联合国正式认可。现拥有24个学部、18名诺贝尔奖获得者、270余名俄罗斯科学院院士和30多名俄罗斯国家医学科学院院士,以及包括多位中国两院院士在内的48个国家的外籍院士
三星在俄罗斯科学院系统编程研究所的支持下,与莫斯科物理与技术研究所(MIPT)达成协议,在该研究所设立物联网学院。该学院将为MIPT的学生提供充分的机会,了解更多关于物联网技术的信息,这是信息技术最热门的领域之一。 正如三星所说,设立这个学院的主要基础是向MIPT的学生提供关于物联网(IoT)技术的实践知识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9月16日消息,据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的官方刊物《西伯利亚科学》报道,该分院化学生物学与基础医学研究所将与中国临沂市科学技术合作与应用研究院就研制通用抗病毒药物联合开展研究。 据报道,“目前使用的绝大多数抗病毒药物都以病毒蛋白为靶标。此类化合物对特定病毒有效,且毒性相对较小
据美国《新闻周刊》网站近日报道,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表示,俄罗斯计划很快在全俄安装多台新型超级计算机,改善俄罗斯超级计算机研制落后于中国和美国的现状。 普京近日在访问切雷波夫斯化学技术学院时说,俄罗斯计划扩大由超级计算机和数据中心组成的高科技网络的规模,且该网络将不再局限于首都莫斯科。 分析表明,在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榜单上,中国拥有228台,美国拥有117台,而俄罗斯仅3台
尤里·弗拉基米罗维奇·马季亚谢维奇(俄语:Юрий Владимирович Матиясевич,1947年3月2日-),俄罗斯数学家,生于列宁格勒。1964年他在莫斯科举办的第6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赢了第一。1969年他在列宁格勒国立大学数学和力学系毕业
读研最重要的是能力的提升而不是单纯的学习知识! 本书是一部俄罗斯学者研究其远东政策、中俄关系以及未来世界新秩序的学术著作 既展示了俄罗斯学术界在这一领域研究的新成果 也对俄罗斯政府外交政策的未来走向做了预判。 俄罗斯科学院院士,著名学者,中国哲学、历史和政治专家,欧亚国家民族与文明关系问题专家,他推动了俄罗斯与远东地区邻国的交往。发表学术著作约300篇,专著7部
俄罗斯国立研究型技术大学MISIS(NUST MISIS)、超硬和新型碳材料研究所和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物理研究所的科学家团队首次合成一种基于含钪的碳纳米结构的超硬材料。 用此方法可以研发适用于光伏、光学器件、纳米电子学和生物医学的新型超硬材料。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碳材料顶级期刊《CARBON》上
近日,俄罗斯自然科学院(Russian Academy of Natural Sciences,RAEN)向胜游材料学院陈光明教授发来贺信,祝贺他当选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 据悉,俄罗斯自然科学院(RAEN)是俄罗斯规模最大的社会性科学院,于1990年由从事基础科学研究的科学家和知名学者发起成立。1995年1月获得联合国正式认可,2002年7月获得联合国非政府组织地位(Status of a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 with the 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