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冷圳流域--头嵙山和大甲溪合力造成新社河阶群示意图:在大甲溪中游,早期大甲溪曾有多次改道纪錄,加上台湾岛陸地不断抬升,遂与地形陡峻的头嵙山,造就了共计13阶的河阶地形

大甲溪畔的新社台地(1932年后由大甲溪白冷圳灌溉)

台中市新社区(1932年后由大甲溪白冷圳灌溉)

台中市新社区:新社乡是大甲溪中游,紧靠着河道的村落。(1932年后由大甲溪白冷圳灌溉)

引白冷圳水发电之天轮发电厂:1954年大甲溪天轮发电厂自白冷圳上游引水发电,使大甲溪水位骤降,影响白冷圳水位。

引白冷圳水发电之天轮发电厂:为补救白冷圳因天轮发电厂引水导致的水位下降,由台电出资,置管穿透大甲溪,增辟长320米的引水道至水井,将天轮发电厂之尾水重新引入白冷圳,1954年3月�

白冷圳福龙水桥:嫣红色的桥墩外形相当独特,桥上可欣赏周边曼妙景致,是个具有特色的景观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