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
随着遥感数据越来越丰富,通过多源遥感数据的融合提高遥感产品时空完整性、时空分辨率和精度是遥感产品处理与应用研究的一个重点领域。本报告以地表反射率、海温、气溶胶光学厚度等数据产品时空融合为例,主要讨论多源遥感数据融合的时空统计学方法。 报告人简介: 柏延臣,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遥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随着遥感数据越来越丰富,通过多源遥感数据的融合提高遥感产品时空完整性、时空分辨率和精度是遥感产品处理与应用研究的一个重点领域。本报告以地表反射率、海温、气溶胶光学厚度等数据产品时空融合为例,主要讨论多源遥感数据融合的时空统计学方法。 报告人简介: 柏延臣,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遥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随着遥感数据越来越丰富,通过多源遥感数据的融合提高遥感产品时空完整性、时空分辨率和精度是遥感产品处理与应用研究的一个重点领域。本报告以地表反射率、海温、气溶胶光学厚度等数据产品时空融合为例,主要讨论多源遥感数据融合的时空统计学方法。 报告人简介: 柏延臣,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遥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遥感地球所,RADI)是中科院直属的综合性科研机构,是专业从事遥感影像数据接收、遥感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产业化的国家级综合研究机构。 本团队主要从事遥感与GIS的应用与研发,当前主要承担“中国科学院中-非联合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非中心)等海外拓展中心的建设与合作研究。 中非中心是中国科学院于2013年5月批准成立的境外科教机构,定位旨在根据非洲国家科技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诉求,结合我院对非科技合作的基础和自身的技术和人才优势,开展我国与非洲地区国家在生物多样性、资源遥感、生态环境、现代农业等多领域的互惠合作研究,全面提升非洲相关国家在相关领域的科技水平,服务于我国“走出去”发展战略以及我院“创新2020”的发展目标
本报讯(记者高雅丽)11月21日,国家遥感数据与应用服务平台发布暨国家航天局卫星数据与应用国际合作中心揭牌仪式在海南海口举行。国家遥感数据与应用服务平台正式开通。该平台旨在构建国家级、综合性遥感资源共享与应用服务体系,进一步推进遥感卫星数据资源共建共用共享,带动我国遥感综合应用能力迈上新台阶
发布者:管理员发布时间:2022-04-20作者:高懋芳来源:农业遥感团队点击量: 2022年4月16日,中国遥感应用协会召开六届二次理事会,罗格理事长为新成立的中国遥感应用协会农业农村遥感分会授牌。 该分会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于2021年8月正式成立。分会在中国遥感应用协会统筹管理和指导下,团结国内外遥感相关力量,紧密结合农业农村部主体业务,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粮食安全、新农村建设等重大需求,推进遥感相关理论研究、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和深化应用
10月12日,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科技创新人才实验班的师生走进遥感地球所开展科学实践活动。约100余人参加。 在数字地球演示厅,规划战略室副主任黄铭瑞致欢迎辞,指出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实施素质教育方面开展了大量的探索与实践活动,科技创新人才实验班是一次有益尝试
长期从事遥感信息技术研究与应用工作,通过机器视觉、数据挖掘与分析将遥感信息技术应用于生态环境监测、土地资源、农业资源监测管理等领域。 科研项目与主要成果: 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基金青年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浙江省博士后基金、山东省重点研发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多项科研项目,发表SCI论文7篇,EI论文2篇,中文核心2篇,发明专利1项。 近3年主持或参与科研项目包括:《基于多角度多时相小麦群体空间结构特征的磷营养诊断研究》、《星陆双基协同反演的洪水遥感监测预警系统关键技术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