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芳地区海岸线长达12方公里,而鼻头具有天然优良港澳,部分渔业主于民国5年就参加基隆渔业组合。

民国23年居于庚子寮执业医师兼营渔业者简松霖氏,乃发起渔业者组合,命名为瑞芳庄渔业者组合,当时参加者居于庚子寮、深澳区渔业主约90余人。

民国24年9月,基于交通不便,经商议决定分家,设庚子寮渔业者组合,辖庚子寮,磅磅、二砂湾、深澳、蕃子澳、水湳洞区组合员153人。当时组合长,庚子寮由简松霖,鼻头由陈鹏担任,各雇职员一名掌管事务。

民国30年日本为配合美国政府第二次世界大战物资管制配给制度下,由政府出面组织第二个组合,其组合由街长兼任。

民国38年初复成立瑞芳镇渔会,会址设于海滨里(原庚子寮)另于鼻头设办事处,服务责任区,即本会负责深澳、水湳洞港籍渔民,鼻头办事处为鼻头、南雅港籍渔民。

民国41年初,因交通问题造成会务联系极为不便,分别成立瑞滨区渔会,管辖深澳港水湳洞港地区,会址设于海滨里,鼻头渔会会址设于鼻头里,辖鼻头、南雅港区,各自依法营运发展。

民国64年政府修正渔会法,规定同一渔区域,同一乡镇区内仅得组ㄧ个渔会,乃于民国65年4月奉令合并,将瑞芳区渔会,鼻头区渔会合并成立瑞芳区渔会,会址设于深澳里鼻头办事处,处址则在原鼻头区渔会址,藉利就近为该地区民服务至今。

瑞芳地区居民大部分是从福建沿海地区迁入的渔民,所以他们也把大陆地区传统渔法,如牵罟、小卷等渔法引进深澳、鼻头。一直到日本占领台湾以后,才有比较进步的新式渔具方法引进来。本会渔民以经营棒受网、延绳钓渔业为主,渔获种类以小卷、透抽及各种高经济价值的鱼类为大宗,约有20艘渔船朝专、兼营娱乐渔业方向发展,从事海钓及载客赏鲸活动。

瑞芳区渔会位于本省北部,行政辖区与瑞芳镇相同,西临基隆区渔会东接贡寮区渔会,北临太平洋,南接双溪等市乡镇,本会辖区拥有深澳、水湳洞、南雅、鼻头等四渔港。

中山高速公路北上3公里处下暖暖/瑞芳交流道→接62号快速道路至终点→瑞滨方向往转左→接滨海公路800米至深澳发电厂→前方红绿灯右转至本会。

a.瑞芳火车站搭基隆客运往基隆(滨海线)至“深澳站”步行约10分钟至本会。

b.基隆火车站搭基隆客运往福隆或瑞芳(滨海线)至“深澳站”步行约10分钟至本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