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已开发国家的肥胖率和糖尿病率增加非常迅速;这些国家的糖的使用量,也同时以惊人的速度增加,部分原因归罪于含糖饮料的普及,尤其是因为高果糖玉米糖浆 (High-fructose corn syrup HFCS) 被大量利用在可乐、汽水、人造果汁、和其他饮料中。在此同时,非酒精性脂肪肝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 的发病率也急速上升。

蔗糖是双糖,在身体消化过程中要先分解为各 50% 的果糖和葡萄糖,才能被吸收;而高果糖玉米糖浆则是单糖 (果糖和葡萄糖的混合物),吸收较快,常用的是含 55% 果糖。

有一篇 2008 年 6 月 Journal of Hepatology 期刊的文章就提出,摄取果糖可以增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率。

这一个临床是由佛罗里达大学所做的。研究者搜集了 73 位受试者的资料,其中有 49 位是经组织切片确定之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但是还没有肝硬化;另外 24 名受试者则没有非酒精性脂肪肝。研究者搜集这些受试者的饮食资料,分析受试者果糖摄取量和发生脂肪肝之间的关连性。

研究者同时也发现,果糖摄取量高的人,肝细胞的脂肪合成酵素 (fatty acid synthase) 增加。研究者的结论是,高量的摄取果糖,能诱导肝细胞利用果糖来制造肝脂肪,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率有正向关连。

最近,另有一篇发表在 2010 年 1 月 28 日电子版的 Hepatology 期刊的文章说,含大量果糖的饮食可以让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病情迅速恶化,并且进入肝纤维化。脂肪肝可以由饮食的改变和运动而改善,但是一旦变成肝纤维化、肝硬化就很难复原,严重的可以导致更进一步的肝病变和衰竭。

这一个研究是由美国杜克大学所做的。研究者搜集了 427 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NASH) 的病人。这些受试者都曾做过肝组织切片检查,而且在组织切片之前三个月内都曾经填写饮食问卷。研究者整理问卷资料,根据受试者每周果糖的摄取量,将受试者分组:几乎没有果糖、少量、中等量 (每周少于七份含糖饮料)、和高量 (每周多于七份含糖饮料)。然后研究者分析不同组的果糖摄取量和肝组织切片的病理结果之间的关连性。

也就是说,果糖摄取量越高的组别,进入肝硬化的可能性越高。

另外研究者也观察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