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国家级教学团队部分成员合照)

资源勘查工程教学团队是广西唯一、全国知名的地矿类教学团队。

本团队组建历史悠久,1956年我校成立伊始即创办地质科,教学团队随之成立。五十多年来,教学团队几辈教职员工衣钵相传,不懈努力,为国家培养了上万名矿产勘查人才(特别是有色及贵金属矿产勘查方面的人才),对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

教学团队始终把专业建设作为自身发展的本职使命,与专业发展共成长。本专业于1986年获得硕士授予权,1990年起挂靠在中南大学招收博士生,2009年获得教育部博士点建设资格。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现为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其所在学科~地质工程是广西重点学科,支撑该专业教学、科研的“地质工程中心实验室”是广西重点实验室,“有色及贵金属隐伏矿床勘查工程研究中心”获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立项建设。

“资源勘查工程”教学团队现有专职教42人,具正高级职称的教师13人,副高级职称的教师12人,中级职称的教师17人,形成了一个老中青教师相结合的高素质教师群体。高层次人才中有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16人。

当前,本团队的教学队伍已经形成了以全国优秀教师、广西教学名师、学院优秀教师为核心,老中青教师相结合的高素质教师群体。基于本团队师资队伍建设的显著成绩和颇具特色的教学效果,所在学院在2009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及“自治区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

本教学团队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逐步形成以下鲜明的办学特色:(1)强技能工程型人才培养:

紧密结合国家经济发展对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的战略需求,充分发挥广西“有色金属之乡”和地质教育资源丰富的优势,培养在区域找矿预测、危机矿山深部找矿和资源评价等方面具备扎实的知识结构,并能坚持在第一线艰苦工作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2)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根据当前地质工作服务面拓展的需要,拓宽学生在地质灾害预测与评价、地质环境评价方面的知识与能力,培养出能面对资源、环境、灾害挑战、具创新精神的新一代复合型高素质专业人才。

本教学团队长期坚持科研转化教学、教学推动科研的双向发展思路,重视科研工作与教学工作相辅相成的关系。积极承担各类国家级科研项目,包括国家973项目专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支撑项目、科技部国际合作重点项目、国家305项目等。

在2010年,团队成员中新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5项。此外,团队成员在全国二十多个省(自治区)开展有色金属的找矿研究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找矿成果,为企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曾获得过包括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广西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二、三等奖等数十项科技奖励。

基于深厚的历史积淀、锐意创新的改革精神,以及敢于拼搏的发展思路,本教学团队的教学成果丰硕。“基础地质实验教学中心”被确立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基础地质学”是广西首门本科国家级精品课程,先后获得过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奖、广西壮族自治区教学成果特等奖和一等奖、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高教组特等奖和一等奖等各种教学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