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翻译过程中,从源语到目的语的转换并不是凭空的机械操作,而是译者在一定的政治、美学、思想和文化的作用下,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取得的。这其中便不可避免地会融入译者的艺术创造,从选择原文到翻译技巧再到艺术加工,无不处处体现译者的匠心。

首先,翻译对“美”的追求体现在传统译法中。傅雷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提出翻译“重神似不重形似”,钱钟书提过“化境论”,还有翻译常说的归化和异化法。林语堂认为“谈翻译的人首先要觉悟的事件,就是翻译是一种艺术。”“翻译于用之外,还有美一方面须兼顾的,理想的翻译家应当将其工作做一种艺术。以爱艺术之心爱它,以对艺术谨慎不苟之心对它,使翻译成为美术之一种。”

其次,翻译中的艺术创新还突出表现在对诗词歌赋,吟诗作对的译法。词语的斟酌、风格的选定等都需要进行一定的艺术转换,以符合目的语的语法规范以及思维习惯,甚至突破束缚,大胆创新,巧妙地凸显源语的语言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