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的血糖生成指数(GI值)约为27,属于低GI食物。GI>70为高GI食物,GI在55-70为中GI食物,GI<55为低GI食物。一般而言低GI食物引起的血糖变化小,相反高GI食物引起的血糖升高幅度大。牛奶属于低GI食物,喝牛奶对血糖上升速度影响较小。

还需要再看看牛奶的血糖负荷:血糖负荷(GL)反映吃不同数量的该食物对血糖的影响程度。GL<10为低GL食物,GL在11-19为中GL食物,GL>20为高GL食物。牛奶的血糖负荷(GL值)约为3,属于低GL食物,喝牛奶后对血糖的影响较小。

综合考虑牛奶的含糖量、血糖生成指数和血糖负荷,喝牛奶对血糖的影响较小。对于糖尿病患者,可以选购市场上不加糖的牛奶制品。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的建议,每天适宜喝奶300克或等量的奶制品。

结肠(如果腹泻重手法刮)小肠 (提高吸收营养能力)

脾脏(左脚 第二基准腺 和第四基准腺 交点 稍上)

餐后两小时血糖应该从进餐第一口开始计算,因为吃第一口时,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就已经开始,就是三口并作一口吃,胃肠道也得一口一口地消化。有人从进餐中开始计算时间,也有人从吃完饭后开始计算时间,这些方法都不正确,有可能影响测定结果。

餐后2小时血糖测定是诊断和发现糖尿病的另一种重要方法。临床上有不少病人,空腹血糖不高,但餐后2小时血糖明显增高,也可诊断为糖尿病。其方法是,早晨空腹时进餐一个2两重的(约100克)馒头或进餐75克葡萄糖,然后于餐后2小时抽血测血糖,若血浆血糖大于等于200mg/dL(11.1mmol/L),即使空腹血糖正常,也可诊断为糖尿病。若结果dL(7.8mmol/L),可以排除糖尿病。若结果>140mg/dL(7.8mmol/L),尚需进一步做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才能做出诊断。

餐后2小时血糖检查实际上是一种简化的葡萄糖耐量试验。由于这种方法较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抽血次数少,简单易行,易为患者接受,所以为临床上用于筛选和发现空腹血糖正常的糖尿病患者的最常用方法。测定餐后2小时血糖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用于诊断,二是观察糖耐量的恢复情况,借以反映胰岛的功能状态。若经过一段时间治疗,空腹血糖已恢复正常,而餐后血糖仍高,常提示病人耐糖功能仍不好,胰岛紊的分泌尚属延迟。若空腹血糖正常,餐后血糖也正常,说明病人耐糖功能较好,胰岛功能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