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载火箭
运载火箭是由多级火箭组成的航天运输工具,可将人造地球卫星、载人飞船、航天飞机、空间站、空间探测仪等航空器准确地送到轨道中。运载火箭发射后,其中的各类设备均会面临着极端高低温、振动、电磁干扰、极限应力等考验。因此运载火箭连接器必须拥有突出的性能,以应对一系列的极端挑战
本文摘要: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长高了! 12月6日11时58分,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焚烧升空,随后将高分十四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乐成。据火箭研制单元、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先容,这是长征三号乙改良五型运载火箭首次发射,也是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首次发射太阳同步轨道卫星。 这发火箭的整流罩在以前4.2米直径整流罩基础上又加高了900毫米,使火箭全箭总长达58米,并向聪明火箭成长偏向作出进一步摸索
长征九号重型运载火箭—— 新华社西昌3月10日电(记者陈芳 胡喆) “芯级箭体直径9.5米级、近地轨道运载能力50吨至140吨、奔月转移轨道运载能力15吨至50吨、奔火转移轨道运载能力12吨至44吨……”这是我国正在进行关键技术深化论证的重型运载火箭长征九号研制的一系列指标。记者在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300次发射现场采访时了解到,我国重型运载火箭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任务规划预计将于2030年前后实现首飞。 “长征九号运载火箭是航天强国的重要支撑,是大规格利用空间资源的基础,是开展大规模深空探测的前提
2022年8月5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运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一型可重复使用的试验航天器,这是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第18次执行发射任务。 试验航天器将在轨运行一段时间后,返回国内预定着陆场,其间,将按计划开展可重复使用和在轨服务技术验证,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技术支撑。(记者安普忠、王凌硕)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2022年8月5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运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一型可重复使用的试验航天器,这是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第18次执行发射任务
原标题:中国长征六号运载火箭成功“首飞”并实现“一箭20星” 中新社太原9月20日电(宗兆盾 张素)2015年9月20日7时01分,中国新型运载火箭长征六号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成功将20颗微小卫星送入太空。 此次发射任务圆满成功,不仅标志着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家族再添新丁,也创造了中国航天一箭多星发射的新纪录。 长征六号运载火箭是三级液体运载火箭,动力系统采用液氧煤油发动机,具有无毒无污染、发射准备时间短等特点,主要用于满足微小卫星发射需求
2013年5月2日零时6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将“中星十一号”通信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转移轨道。 “中星十一号”卫星采用我国自主研发的东方红四号卫星平台,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是这个集团所属中国卫星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运营管理的第14颗商业通信卫星。卫星装载C频段和Ku频段共45路转发器,主要用于为亚太地区等区域用户提供商业通信服务
新华网酒泉9月25日电(李清华、邓孟)25日9时41分,我国新型运载火箭长征十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成功将4颗微小卫星送入太空。 长征十一号火箭是我国新型四级固体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主要用于满足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等应急情况下微小卫星发射需求。它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在固体运载火箭领域关键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对于完善我国运载火箭型谱、提升进入空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1月8日,第十四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在广东省珠海市如期拉开帷幕。长城公司参展团队在董事长胡忠民的率领下出席了开幕式及开展首日活动。 本届航展共有来自43个国家(地区)的740多家企业线上线下参展,一批航空航天新产品在航展上“首发首秀”
3月15日19时41分,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随后,将试验十九号卫星精准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这是有“快响利箭”之称的长十一火箭在2023年的首次飞行,也是该型火箭自首飞以来连续16次取得发射成功。 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一院抓总研制,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中唯一一型四级固体运载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