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昭豪1990出生于台湾台中。2013年毕业于国立台北艺术大学美术学系,2018年毕业于国立台南艺术大学造形艺术研究所,现就读于国立台南艺术大学艺术创作理论研究所博士班。曾获2015高雄奖首奖、入围台北奖、桃创等奖项。创作脉络以生活周遭环境中所充斥的物件及设施的狀态作为出发点,透过观察后,以材质转换再制造并投入自身的感官感受来重新诠释物件。工业生产线上大量复制的产物,在制作过程中不需投入额外的观感或情绪,彼此相同不存有独特性。当对于物件产生情感或观点时,皆来自人与其互动后所产生关于生活、身体的经验这时物件才存有时间、故事性。
廖昭豪1990出生于台湾台中
相关链接
- 弱弱it狗一名, 由于太弱只好睇更多技术相关资料
- 广州电磁吸盘的形状是有很多种的
- 元智大学电机系教授陈敦裕带领实验室同学开发人流技术系统
- 如果excel档案内的资料并不多但该档案大小却很大造成使用上
- 还有一个选择,你可以按照这两个步骤来建立物件︰ 若要定义物件
- 作为一个设计师szekely 有两个迥然不同的关注点: 家具
- 日楼市场渐趋火热,已成为本港市民茶余饭后的话题
- 就是偶尔会推出店长亲手制作的小物件
- 去年新店的成交总价都偏低
- 今年度新店的移转量比去年同期低,新物件释出的比例不多
- 老物件儿是凝聚过去记忆的琥珀,在修复它们纹理的过程中
- 在 javascript 中
- 在很多物件的安装过程中,倘若型号不是十分准确
- 图版提供/博艺画廊艺术家2017年10月509期 博艺画廊长
- 面对真实世界中的多数物品,我们是“不知”亦能用,多数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