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遏止建商投机抢建“一坪农舍”、“狗笼农舍”再扩建牟利 ,农委会最近与内政部达成修法共识,未来既存农舍若要扩建,原有的地上建物必须45平方米(大约13坪多)以上才符合规定,目标是希望最快1月底完成修法后公告实施,以免建商再抢先扩建,杜绝投机客炒作农地地皮。也就是说,现有不到45平方米的狗笼农舍,在新办法公布后,恐怕都将无法扩建。
据了解,农委会正与内政部研拟修正“农业用地兴建农舍管理办法”,农委会水土保持局局长黄明耀表示,行政命令修完会立刻公告实施,不能让优良农地一直流失。现在农地相关法令只规定农舍不能盖“多大”,并没有限制“多小”的农舍不能盖,给了投机客炒作农地的空间,近年部分建商在宜兰一带抢建简陋又小面积的“ 狗笼农舍”,先取得建照后再改建成豪宅,赚取暴利。黄明耀表示,设定建物必须至少45平方米,主要是一个人生活的必须范围,以此做为农舍再扩建的标准。
狗笼农舍的兴起,是因民国89年农业发展条例修正后规定,兴建农舍至少要持有750坪的农地,登记满两年后可兴建农地面积10分之1、也就是75坪的农舍;完工后五年才可买卖移转产权。但法律不溯既往,修法前就持有农地者不受限制。因此,就有农地投机客找上农民,购买民国89年前就持有的农地,先在土地上盖上小小的一坪小农舍申请扩建建照,之后再改建成豪宅转卖。这两年,这种取巧行为更在南投、宜兰乡间快速蔓延,出现不少“种”在农地、被戏称为“狗笼仔”的迷你农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