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超过三个月的疼痛,无论能否找到原因,均可被定义为慢性疼痛。

慢性疼痛是一个重要的健康问题,其适当管理被认为是现今的基本人权。慢性疼痛会影响人们的生活质素、活动能力、工作和社会互动。患者亦会因此受到情绪困扰,当中以抑郁和焦虑最为常见。

根据港大医学院在2017年发表的研究,本港人口当中,28.7%患有慢性疼痛,45.5%患关节痛,27.1%患肌肉痛,而最常见的背部疼痛则有25.2%。事实上,不少患者对慢性疼痛的认识有限,有些医生甚至未必了解疼痛及其管理的重要性。

要有效管理慢性疼痛,有赖跨学科团队共同努力。成员包括不同专业的医生、临床心理学家和医疗专业人员,如物理治疗师和职业治疗师。本港亦有疼痛医学专科医生可以处理困难的疼痛状况。

当遇到慢性疼痛时,医生会通过采集病史和体格检查尝试确定根本原因,视乎临床评估结果决定是否需要更多检查,再根据疼痛的原因、类型、部位和性质来计划治疗。治疗的目标是减轻疼痛和痛苦,及维持患者的生活质素。首先采用简单的措施(如按摩),或根据疼痛的严重程度和类型配给止痛药(如扑热息痛)。如止痛药不能充分缓解疼痛,可以考虑介入性疼痛管理:注射局部麻醉剂及 / 或类固醇等药物在神经或神经丛周围;使用射频消融术增加缓解疼痛时间;神经调节(如脊髓刺激或周围神经场刺激)等先进技术可用于困难的疼痛管理;至于**类药物则需要谨慎使用。

慢性疼痛需要通过全面评估和密切监察,如疼痛属顽固并对以上治疗没有反应,可使用认知行为疗法,使患者学习与疼痛共存,并保持日常活动能力。

<刊载于《东方日报》,2023年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