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是中老年常见的退行性疾病之一其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为疼痛尤其是腰背部疼痛目前骨质疏松症慢性疼痛的发生机制仍未阐明。近年来随着对骨质疏松症慢性疼痛发生发展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其与破骨细胞活性、中枢敏化、脊柱畸形、情绪状态等因素关系密切。结合骨质疏松症和慢性疼痛的发病机制探索骨质疏松症慢性疼痛的机制对于寻找有效缓解骨质疏松症患者疼痛症状的治疗方法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此外结合生理与心理因素对骨质疏松症慢性疼痛进行干预将有助于骨质疏松症慢性疼痛的治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674003); 上海市重中之重临床医学中心和重点学科建设计划(2017ZZ02024); 上海市进一步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年-2020年)项目(ZY〔2018-2020〕-CCCX-2003-05); 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的通知(国中医药人教发〔2017〕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