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8月的第一个星期都是“国际母乳喂哺周”,是国际母乳喂哺行动联盟发起,旨在唤起社会对母乳喂哺婴儿的认识与重视,促进母婴健康。每年这一时间,本澳政府与民间机构亦会对此进行响应,例如今年卫生局将为母乳妈妈颁发“成功母乳喂哺嘉许状”,透过不同媒体方式在社会上推广母乳喂哺的氛围。

经过近年政府积极推动,社会共同配合,现时本澳母乳喂哺风气已经得到普及,全澳公私营机构喂哺母乳室已设立超过200多间。根据儿童数据数据库的资讯显示,2019 年“出生的婴儿曾以母乳喂哺率”已达到92.88%,已连续多年上升,反映当局推广母乳工作具相当的成效。然而,纯母乳喂哺婴儿达六个月或以上的数据在2019 年有出现下跌情况,亦即虽然婴儿曾接受母乳喂哺,但难以持续到较长的时间。据本人以往收集到的意见反映,以及所做的调查显示,多是因为在职妇女的职场无法配合;而且社会上的母乳喂哺设施(喂哺室)仍需持续完善等,这些都影响了母乳妈妈能否持续喂哺母乳的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当局修订了《劳动关系法》为孕产妇提升了有薪产假天数,但保障孕产妇权益并不能停步,本人期望当局未来能持续检讨有关法律,研究未来《劳动关系法》为母乳妈妈提供一小时的喂哺母乳时间,支援在职妇女有足够时间进行喂哺母乳。同时,政府亦要加强与社团方面合作,向社会特别是不同企业推广母乳喂哺氛围,鼓励企业支援有喂哺母乳需要的员工,提供喂哺母乳时间、家庭友善措施及舒适的母乳喂哺设施,共建一个友善的母乳喂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