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订校务发展计划,实施全方位之高品质管理模式,以提升教育绩效。

掌握校务发展之大方向,渐进改革,并兼顾各方面之需求,以创造更高品质的教育环境,并建构优质的全方位管理模式,进而提高教育绩效。

技能训练与文化陶冶并重,兼顾升学与就业。

积极培训并鼓励学生参与各项技能检定,培育学生建立扎实的技术能力,并加强学生学科能力的奠定。除此之外,培养学生的人际关系及沟通能力,以增强学生日后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加强生活素养及生涯发展,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与态度。

在教育工作上,除了使学生获得学科能力与技术能力外,更应注重人格教育与生活素质的培养,透过校务发展计划,结合教务处、学务处、总务处、实习处、辅导 室、及图书馆的教育推动,教育学生奠定正确的价值观与生活态度,期能培育出五育均衡发展的现代健全国民。

充实软硬件设备,绿化与美化校园,提供更加人性化的学习环境。

透过校内各项会议之决议与建议,逐年编列预算或运用各项社会资源,针对各科所需,充实各科设备,进而提升教学水准。校园内采用人性化的布置,加强校园的绿化与美化,使学生能在安全、温馨、又优美的环境中学习。

建构学习型学校,发展全人教育,使学生快乐生活,健康成长;有效学习,创造智慧;适性发展,激发潜能;积极自信,感恩关怀。

教育对国家来说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投资,台湾地区学校教育的发展长期受到升学主义与文凭主义的影响,导致考试领导教学,大家在学习时经常以联考考不考作 为学校教不教或是学生学不学的标准。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同学们的多元智能受到很大的抑制,为改善不平衡的教育发展现况,校长认为必须以“全人教育”作为 学校办学的指导方针,强调“学生为主、共同参与及行动省思”的精神,来开展学生的多元智能,期盼能培育出“全人”的下一代。

培育出具备创造力、民主素养、人本情怀、乡土与国际意识,以及具有运用科技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终身学习的能力之理想营工人。

学校教育应以学生为主体,并以发展潜能及培养完整的能力为目标,以学生们的德性、智能、体力、社群、美育、事业、及情绪等作为依据,统整学习内容,同 时顾及思维与操作、观念与实践、分工与合作、欣赏与创作的学习过程。将学生视为一个完整的个体,提供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来促使同学们的成长能够健全而不有 所偏废,期待学生们能培养出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充分学习“如何学习”的能力,为终身学习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