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医师,我小时候都没有过敏,为什么长大突然开始过敏?”这是不少民众会有的疑问,其实,过去没有出现过敏症状,可能只是尚未被过敏原诱发,并不代表本身没有过敏体质,许多人却因此容易忽略了日常生活保健的重要性。
据统计,近三年来“吸入型过敏”是引发过敏的主要原因,前三大常见过敏原分别是尘螨、家尘、空气悬浮粒子。台湾耳鼻喉头颈外科医学会秘书长苏育仪医师说,近年空气悬浮粒子PM2.5危害日益严重,恐诱发气喘等过敏症状,提醒民众当空气质量不佳时,外出记得戴上口罩,一般外科口罩就有很好的防护效果。
日前一项针对全台过敏相关领域专科医师进行的“过敏保健专家调查计划”,包括耳鼻喉科、家医科、儿科、皮肤科等科别共851位诊所执业医师,调查台湾民众的过敏保健认知程度;结果显示多数医师评估民众对于过敏的认知普遍不足,有超过7成的民众不知道过敏是一种慢性病,而近6成民众不知道“过敏无法完全根治”。
示意图/TVBS
担任此调查专业咨询顾问的台湾人工智能发展学会理事长谢邦昌教授表示,过敏和肠胃不适是造成许多民众困扰不已的健康问题,但多数民众都是因为打喷嚏或流鼻水、鼻子痒、鼻塞、皮肤痒等上呼吸道过敏与皮肤过敏症状而就医,却不知道长期肠胃不适也可能是过敏现象。
此外,调查也显示有7成民众不清楚肠道健康可以提升免疫力。苏育仪提到,肠道一向有“人体最大免疫器官”之称,提醒民众平时多注意肠胃保健,有助于减缓免疫问题,进而改善过敏体质。
饮食调理方面,有过敏体质的人,应避免容易造成过敏的食物,例如小麦制品、不新鲜的海鲜、豆类、蛋类、坚果等。营养师沈举茀指出,每个人体质不同,会导致自己过敏的食物也不尽相同,若已知食物过敏原,则应尽量避开。
沈举茀也提到,平时多补充帮助肠道优势菌丛建立、提升免疫力的食物,例如洋葱、牛蒡、香蕉、芦笋等都富含寡糖,寡糖是很好的益生元,有助于建立肠道优势菌丛;而凤梨、奇异果、芭乐、柑橘类、火龙果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有助于提升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