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品危害防制条例修正后,临床心理师为能有效协助受戒治人戒除心瘾,于调适期、心理辅导期、社会适应期结束前,分别针对每位受戒治人进行心理衡鉴,包括基本资料、过去生活史、创伤史、身心及情绪状况、用药高风险情境、自我效能、戒治压力及因应等部分,希望借由访谈、行为观察、心理测验评量,以及其他静态资料,了解受戒治人入所时之心理状态、于所内进行戒治期间心理状态之变化,以及评估出所后心理状态的可能演化,并以心理衡鉴之结果作为临床心理处置(如:个别治疗、团体治疗)之依据,期能提供更精致、更有效的专业服务,以协助受戒治人重建身心健康。93年5月起正式实施戒治处遇心理衡鉴,每位受戒治人共于入所后第5周、第17周、第25周各进行一次的戒治处遇心理衡鉴。截至93年底共进行502人次;94年初至6月共进行367人,计752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