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和硕士毕业于山东大学物理学院,博士毕业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毕业后进入新加坡科学院(A*STAR)工作,2018年入职山东大学物理学院。研究领域为定量生物物理学相关理论与实验研究,特别是软物质与生命物质体系的物理模型与定量分析方法,机器学习方法辅助药物设计,纳米材料生物应用等。获山东省自然科学一等奖,入选山东省杰青、“山东省引进高层次人才”,“山东大学齐鲁青年学者”“江苏省双创计划”,获国家发明专利多项。多次参加国际国内会议做邀请和口头报告,受邀为Membranes编委、Journal of Nanomaterials客座编辑。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重大基础研究,山东大学青年创新群体项目等多项课题。
课题组诚邀对凝聚态物理、生物物理、前沿交叉科学感兴趣的同学和博士后加入。
1、祝贺19级博士齐思云,18级硕士邓叶获得2020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2、课题组获得2019山东大学青年交叉科学创新群体(生物物理与纳米抗菌,750万)支持。
3、课题组获得山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100万)支持。
4、课题组获得山东省科技转移转化经费(100万)支持,与药企开展新型凝胶抗菌材料研发。
本课题组主要从事纳米生物物理学这一交叉学科的研究,发展分子模拟理论,开展定量生物物理实验,探索纳米材料一系列生物效应的物理机制,解决纳米生物安全问题。开展纳米生物和医学材料研发,设计纳米抗菌和纳米原药材料。
本课题组强调理论与实验的结合,研究内容有: ①发展生物物理的理论与模拟方法,研究蛋白质、DNA等生命大分子的动力学演化、自组装和非线性行为,解释结构与功能关系; ②发展纳米生物复杂体系的物理模型,开展纳米生物效应与毒理性的机制研究,结合定量生物实验,解决纳米材料的生物安全性问题; ③结合理论和模拟,对自组装、量子效应和表面效应精确调控,理性研发纳米生物和医学材料,用于精准纳米药物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