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头报告
费米科技将参展中国物理学会秋季学术会议(CPS Fall Meeting) 费米科技将参加中国物理学会秋季学术会议(CPS Fall Meeting),我们的展位是209。欢迎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中国物理学会秋季学术会议(CPS Fall Meeting)以下简称秋季会议是由中国物理学会主办的年度学术会议,始于1999年,目的是增进国内物理学界的学术交流,提高学术交流水平,促进物理学科的全面发展和人才培养。经过会议组织委员会和中国物理学界的共同努力,秋季会议已由最初200人规模逐步发展到目前的2000多人规模,已经成为中国物理学界规模最大、综合性最强的学术盛会,引起了国际物理学界的关注
从宣教角度研究人类文化的特质和内容,文化的定义和观念,以及一些宣教人类学课题:如文化对现实的看法、世界观和假定、价值观、文化的规范、文化包袱等,这些又怎样影响福音和宣教事工。探究文化与福音的相互关系与影响,并学习应用文化人类学于不同文化的宣教和福音事工,来强化传递福音信息、培训、植堂和牧养的效力,以及建构处境化神学。 1. 了解文化对个人、社群及各民族的影响,包括其世界观和价值观、文化的规范和假设、文化包袱等
近年来,网拍风气盛行,学生透过经营网拍赚取零用金的比比皆是,网拍也是许多年轻人创业的第一步。圣约翰科技大学国际商务系基于对上述状况的认知,透过实务专题课程,引导学生开发自行从国外代理进口,此举不但打破学生专题实作从单纯的口头报告发表,转变为搭配进口商品与网络贩售的实物实作专题呈现。 国商系主任陈世晋表示,在整个代理、贩售流程中,学生必须衡量自已的能力及预算,并了解进口、批货及销售的作业流程,否则可能会导致营运不善而亏本
简介:副研究员,男,1982年生,农业部沼气科学研究所微生物中心副主任。2011年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获农学博士。主要应用Hungate厌氧操作、稳定同位素示踪、微生物分子生态学方法和各种组学技术,开展厌氧微生物资源的收集与功能评价和石油厌氧生物降解机理和应用研究
办学宗旨:本校秉承天主教的办学理想,发扬基督精神,以“爱”培育学生,启发学生的潜能,切实推行全人教育。并引领师生能积极进取,明辨是非,持续终身发展,迎接未来的挑战,成为勇于承担之国民。 班级教学模式 本校采用脑科学及思维为本教学法,并配合电子及合作学习,训练学生思维及自学能力;更安排机会让他们跑出课室,丰富学习的经历
1. 各组请在1 月4 日(三)13:20 以前到各教室内储存盘案,并于教室外完成签到手续。 2. 大二同学请于13:30分前完成签到手续入场,并于结束后签退。 3. 由专人负责计时,每组共20 分钟,口头报告12 分钟,11 分钟按一短铃提示,12 分钟按长铃结束报告;无论是否简报完毕,时间到应立即停止
★ICHVR 2022将围绕“触觉与虚拟现实”的最新研究领域而展开,为研究人员,工程师和学者,以及行业专业人士提供一个平台并介绍他们的最新的研究成果以及今后开发的活动,为参会人员们交流新的思想和应用经验建立业务或研究关系。本次会议将于2022年9月16-18日在匈牙利布达佩斯召开,在会议期间您将有机会聆听到前沿的学术报告,见证该领域的成果与进步。 1.作者参会:一篇会议录用文章允许一名作者参会; 2.主讲嘉宾:申请主题演讲,由会务组审核; 3.口头演讲:申请口头报告,时间为15分钟; 4.海报参会:申请海报参会,根据官网模板准备海报,再录制5分钟视频; 5.视频参会:录制个人视频15分钟即可; 6.听众参会:不投稿仅参会,可参与问答,也可演讲及展示
本门课的目的是以工作坊 (workshop) 的形式﹐协助修课同学熟悉比较政治的研究进程与议题﹐并且能够完成单篇论文或论文大纲的写作。课程的进行以比较政治领域中的论文写作实务为主要的讨论内容﹐除了指定阅读的资料外﹐所有修课同学都必须发表自己的作品﹐以及评论、阅读、与讨论其他同学的作品。 课堂参与的成绩是课堂上一般表现的成绩﹐包括在课堂讨论中呈现对阅读资 料及其他同学作品的理解
三十年的传承与积淀,两年一次的相聚与畅谈,是重逢,更是见证!2018年8月22日,第十五届全国MOCVD学术会议在红色革命根据地井冈山盛大开幕。本届会议由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主办、南昌大学等单位承办,该会议是MOCVD技术和化合物半导体材料器件研发交流的平台,规模和影响力越来越大,每两年召开一次,苏州纳维作为赞助商之一,已经是连续第四次参加并展出。 本次会议围绕“MOCVD与智能光电”这一主题,吸引了国内外MOCVD领域500+专家学者代表参会
本科和硕士毕业于山东大学物理学院,博士毕业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毕业后进入新加坡科学院(A*STAR)工作,2018年入职山东大学物理学院。研究领域为定量生物物理学相关理论与实验研究,特别是软物质与生命物质体系的物理模型与定量分析方法,机器学习方法辅助药物设计,纳米材料生物应用等。获山东省自然科学一等奖,入选山东省杰青、“山东省引进高层次人才”,“山东大学齐鲁青年学者”“江苏省双创计划”,获国家发明专利多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