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奇妙风味的发酵食品,在民众的饮食里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然而由于生活忙碌,很少人会选择亲手制作发酵食品,转而购买市售的产品,也因此,大多数民众并不了解市售和自制发酵食品的具体区别。
嘉义大学生物农业科技学系副教授 周兰嗣:“我们是自己在社团里自制的话,我们可以有不同的改变,我们可以有不同的风味,所以自制来讲弹性比较大,但是市售来讲,因为你毕竟还是要符合食品安全规范,这个是很大的差别。”
对民众来说,常见的发酵食品之一就是酒类,经由酵素的发酵作用而成,也就是所谓的酿造酒。谈到酿造,坐落于民雄,从民国五年创立至今的嘉义酒厂,传承了百年的酿造技艺,也见证了嘉义本地酿造文化的诞生。
嘉义酒厂推广中心副主任 李政学:“在民国38年之前,台湾是没有高粱酒的,
在嘉义大学,也有一个制作酿造与发酵食品的社团,在2015年时,因为食安风暴频频,让他们对食品安全产生疑虑,因此决定研究天然自制的发酵食品,并和市售的发酵食品比对差异,从而透过课程学习知识,并尝试用自己的双手,记忆所学。
嘉大酉襄社社长 吴宜萱:“我们社课的内容,就我们自己有真实做过的,我们会做一些常见的像是酒类,一定会做的,我们就有做过水果酒、或是清酒,或是酒酿这些,我们希望可以教导对发酵食品有兴趣的同学们,如何去安全地制作这些酿造的食物。”
嘉义大学生物农业科技学系副教授 周兰嗣:“我之前跟嘉义酒厂合作的时候,
像我们在地其实就有属于我们‘在地性’的菌群,那这个发酵出来,其实就有属于嘉义本地的风味,所以这个其实也是我们社团成立的一个宗旨,就是能够用在地的一些食材,或是一些农作物来做发酵的食品。”
不论是百年的嘉义酒厂,或是推广自制发酵食品的嘉大酉襄社,都为当地的酿造历史中,留下大大小小的印记,也让这项技术成为技艺,持续发酵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