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社会心理学家那里妮.安贝迪专门研究非语言行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非语言沟通,她曾经在一项实验中请参与实验的大学生,借由一段五分钟的影片,来分析十三位教授。
实验结果令人惊讶,例如,这些大学生只需要观察一位大学教师三十秒,就足以对此人作出评估,由于实验的重点在于非语言信号,因此短片是以静音模式播放。
受试者被问及的项目包括影片中的人是否诚实,或是这名教师是否生性幽默。往往一道目光、一个僵硬的姿势,还是眼睛周围的抽蓄,就足以让受试者做出判断。
根据这个研究,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那就是一个人透过肢体语言,来观察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大约只需要30秒左右。
在1967年,美国加州大学的心理学家,麦拉宾就证明了,在我们给他人的印象中,有7%来自说话(语言信号),38%取决于声调(近语言讯号),而有55%取决于肢体语言(非语言讯号)。
这个研究也显示,如果你想给别人好的印象,肢体语言无比重要。
你可能很想知道,要透过什么样的肢体语言,才能给别人留下好感,毕竟,你一定不想在一开始,就把人际关系搞砸。
在心理学上,常见的友好肢体语言有:眉毛闪动、倾斜头部、频繁地微笑、互相凝视、亲密触碰、镜像效应、讲悄悄话、开放姿势、移除彼此之间的障碍物、眼睛睁开、频繁点头、分享食物…等等。
听到这里,你可能已经明白:
想在30秒内,给人留下好感,那么,你就必须多做一些能够给人好感的肢体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