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讲述一个十多岁的小小少年,迷恋女教师的身体,沉浸在英语老师的友情氛围中,面对父母的凄凉遭遇,他的自我在倔强地生长,身体和欲望、精神和心灵也并行不悖地伸展、弯曲和变形。小说非常透彻地描写了少年人对知识的态度,萌生的性意识,对友情的渴望,对父辈的敌视和反叛,对成人权力的怀疑,由此导向对人性,对历史造成的强大压抑机制的颠覆性批判。如此丰富的因素,小说却写得非常流畅清澈。那种明亮感,如同北疆的阳光一般透彻。

小说贯穿始终是对“学习英语”的反复迷恋,书名“英格力士”无疑是英语“English”音译,其象征意义集中体现在对那本英语字典的深深热爱。如此深地迷恋一种异族语言,这在那个封闭压制的年代是一个奇怪的事情。很显然,对英语的学习带有明显的价值倾向,这是对西方自由平等理念的追寻,对英语所表征的“仁慈”“高贵”之类的精神价值的肯定。这使这个压抑而忧郁的孩子始终生活在别处,而对于小说?述来说,也有一种别处的意味不断地在?述中闪现、留存,直到形成另一个超越性的精神向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