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云南日报

大田房村果园套种甜菜种植基地。
时下正值各种野花野菜上市的季节,在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曼来镇大田房村,有一种长在果园里的野菜正走俏市场,这就是甜菜。甜菜不仅丰富了当地居民的菜篮子,也提高了果园的经济效益,成为当地增收致富的“甜蜜”产业。
走进大田房村村民郭杰红家的李子果园,一棵棵李子树郁郁葱葱,枝头上挂满了青绿的果子。在李子树旁,还有一株株只长叶子的树。郭杰红一边忙着采摘树上新长出的嫩绿叶子,一边介绍着这些看似普通的“树叶”:“学名叫长蕊甜菜,价格比猪肉、牛肉还要贵。”
“甜菜的价格每天都不一样,一开始的时候每公斤可以卖110元至120元。这段时间甜菜大量上市,每公斤在60元至80元。”郭杰红介绍,20多年前,在当地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动下,他抱着试试看的想法陆续在自家11亩李子园里套种甜菜。让郭杰红没想到的是,近年来,甜菜行情一路向好,收入甚至超过了李子。
“以前只种植李子,收入高的时候也就五六万元。现在我们把甜菜套种在李子树林里,收入一年比一年增加,光卖甜菜就可以收入五六万元。”郭杰红说。
甜菜因其鲜甜脆爽的口感,备受消费者青睐,但甜菜对生长环境要求高、产量少,一直以来价格居高不下。20多年前,大田房村的几位党员萌生了人工种植甜菜的想法。“由于甜菜种植的条件比较苛刻,种植技术要求比较高。最初几年,大田房村的甜菜一直没有得到很好发展。”大田房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卫忠华介绍,20多年来,经过不断试验、总结,大田房村终于形成了一套甜菜仿野生种植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根据甜菜树喜阴爱潮的特性,把甜菜树套种在李子、芒果等果树旁,利用果树遮阴,让其更好生长。
“近几年,甜菜的消费群体逐步增加,加上种植技术逐步成熟,现在甜菜种植的面积扩大了不少。”卫忠华介绍,目前,大田房村有11个小组种植甜菜,种植农户达300多户,种植面积在1000亩左右。
曼来镇将继续依托资源优势,加强管理、打造品牌、做优产业,继续写好乡村振兴的“甜蜜文章”。曼来镇党委委员、组织委员刘玲说,曼来镇将进一步挖掘甜菜发展的潜力,积极探索“党建+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特别是在甜菜的推广、销售和技术培训等方面,充分发挥村办公司的效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吸引更多的群众加入到甜菜的种植中来,逐步形成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助力乡村振兴。
本报记者 李苏榕 通讯员 汤蕊 范魏嵩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