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手种个田薯,没想到一下子种出来一个超级巨无霸。“总重171斤,高1米左右!”昨日,同安莲花镇澳溪村村民许文玉家的田里,4个人花了3个多小时,最终让田薯顺利“出土”,目前已打算将这个“超级田薯”保存,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

  这个数字让在场的人目瞪口呆。据许文玉夫妇介绍,种田薯的地方,原本是一块废弃的坡地,旁边种着几棵龙眼树,紧挨着是许文玉家的养猪场,上一次曾经在同一个地方,刨出来一块80多斤的田薯。“我们以为田薯也不怎么值钱,种下以后也都没怎么去管它。”许文玉分析,之所以能出产这么大的田薯,可能与肥料和土壤有关。他说,平时会给田薯施农家肥,比如草木灰、鸡鸭粪,还有就近的猪粪;其次,这儿土质疏松,“不会太潮湿,也不会太干旱,水分刚刚好。”他说,与这块坡地相距不到10米的地方是一块菜地,即使没怎么浇水,菜地的多余水分也会渗透下来。

  如今,许文玉一家有点犯难了,这么大的田薯,到底怎么处理?“本来只是想种点自己吃,这么大,太不可思议了,从来都没想过,我想还是先放着,可能的话,我想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呢。”

  专家分析

  同安区农业局农技中心主任苏国存

  肥料土质水分都很适合

  超级田薯的出现,是各种有利条件的集中巧合。首先是土壤和肥料条件,这里的土壤应该本身就很肥沃,加上有丰富的农家肥,确保了超级田薯生长过程中所需的营养,同时,这种营养是一种均衡的营养,“如果氮磷钾的含量不均衡,那么会出现植株生长旺盛却不结果的情况”;其次,自然地理条件好,土质松软,水分适当,还有田薯生长所需的充足的空间,保证了田薯的生长空间不受限,才会催生出这个超级田薯。

  相关资料显示,田薯又称大薯、紫薯,可食用,是一种很实用的中草药,营养价值高。一般生长期为一年,通常单薯重量最多约5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