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苍山如海,大地飞歌。在湘鄂边陲的五峰土家族自治县,21万土汉儿女迈着脱贫攻坚的铿锵步伐,吹响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集结号,广大党员干部带着对贫困群众的责任、感情和牵挂,走村入户、倾听诉求,研究对策、把脉开方,百余工作队队员和基层干部一起,汗洒农村、情留基层,共同抒写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动人篇章。《魅力五峰》将从本期起开辟“我在乡村抓扶贫”专栏,敬请关注。
一亩地收入超过10万元,可能吗?“可能。”给出这个答案的就是牛庄乡牛庄村的农民赵勇军。十多年来,赵勇军不断创新、勇于探索,将天麻的单产从千余斤提高到4000多斤,一亩地天麻的产量相当于一亩地的土豆产量。
今年43岁的赵勇军,以前在烟草站上班,2005年因单位改制买断回家务农。丢了“铁饭碗”的赵勇军没有气馁,也没有退缩。他是学农业技术的,相信凭着自己掌握的农业技术,一定能在土地里刨出金子,自己给自己挣一个铁饭碗。
牛庄独特的气候条件和自然资源适宜种植天麻,但由于天麻种植是一门技术活,不少农户在天麻种植上栽了跟头。赵勇军暗下决心,一定要在天麻上把功课做足,变靠天吃饭为旱涝保收。善于钻研的赵勇军,在完全掌握了牛庄天麻传统的种植技术后,自己不断探索出了生态防鼠、仿野生种植等“专利”,准确把握了天麻种植的三个关键环节,用“土办法”攻克了天麻种植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天麻的品质和产量大幅度提升。
2007年,赵勇军贷款购买了600亩的集体林,对林地实行高效综合利用,一亩地两年里种三季,种天麻、种土豆、种萝卜,不仅没让土地闲着,还提高了土地的综合效益。如今,赵勇军自己创办了家庭农场,每年种植5亩地天麻、200多亩蔬菜、20多亩脱毒马铃薯育种基地,年收入70多万元。
富起来的赵勇军,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党员,主动联系帮带24个贫困户,他不仅手把手的教贫困群众种植技术,还无偿帮助贫困户发展生产,为贫困户垫支购买农资、种子,支持贫困户依靠产业发家致富。仅今年,赵勇军就吸纳带动附近40多名群众到家庭农场打工,向群众支付劳务工资近40万元,10多名贫困群众仅劳务收入就实现了脱贫。
赵勇军,一位新时期的农民,用自己的双手、科学的精神、实干的作风,消灭了经济和精神上的双重贫困,趟出了一条高山边远地区的脱贫之路。
(责任编辑 吴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