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花生有大用处:切勿忽视花生副产品的高效利用

花生产量丰富,出油率高,是我国重要的油料经济作物之一,其含有较多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被人们誉为“长生果”。花生全身都是宝,高油酸花生果实不仅可以做菜还可以榨油,其高油酸特性可以帮助人体调节血糖,降低胆固醇。另外,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副产品花生衣具有补血健脾的作用,花生茎叶、花生壳可作为家畜的蛋白质饲料和粗饲料,不仅可以实现生物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还能降低饲料成本,提升花生产业经济效益。



但就目前花生产业的发展情况来看,高油酸花生油、花生衣、花生茎叶、花生壳在食用、药用以及饲用等方面尚未得到广泛的应用和推广,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因此,本文对花生果实及其副产品花生衣、花生茎叶、花生壳的营养成分和油料、食用、药用、饲料等价值的应用研究,应用现状及推广措施进行了分析,以期推广高油酸花生油潜在价值,进一步提高花生副产物花生衣、花生茎叶、花生壳的综合化利用率,促进花生产业的全面优质发展。


1花生果:尽快实现高油酸花生产业的标准化、规模化


随着人们对食物营养价值需求的不断提高,“少吃油,吃好油”的膳食习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高油酸花生的出现为油料消费市场打开了新局面。高油酸花生油酸含量达到75%及以上,脂肪酸组成接近于“油中皇后”橄榄油,但成本却远低于橄榄油。其棕榈酸含量只有普通油酸花生的一半,具有预防肥胖、调节血糖、降低血脂、抗炎症等多种保健作用,能够选择性地降低人体有害胆固醇,可有效降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对于控制“三高”具有一定的好处。



相比于普通花生来说,高油酸花生在其油酸特性上具备更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也具有耐储存、货架寿命长、不易酸败、自然抗氧化等特点。但传统高油酸油料作物种类有限,种植面积尚未规模化,原料多为进口,加上专用高油酸花生油深加工技术十分匮乏,缺乏统一的高油酸花生选种、育种以及产品质量标准,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高油酸花生的推广种植、高油酸花生油、高油酸花生食品等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在实际生产应用中还未得到积极的推广,因此,还需进行广泛的宣传和推广。



为了充分发挥高油酸花生的特性,提高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首先要充分借鉴各省种植生产经验,挖掘产业潜力,进行种植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转型。其次要建立一个集研发、生产、加工、推广于一体的共享平台,实现多渠道、宽领域合作发展。还要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作用,增加高油酸花生新兴产业扶持经费,实现农民增收、企业盈利、产业发展。农业推广部门应加强政策宣传,依托花生合作社、种植大户开展观摩演示会,要深入田间,进行技术指导,帮助农民规范化种植,搞好技术跟踪服务,强化产销结合意识,尽快实现高油酸花生产业的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


2花生衣:加大研发 提高利用率


花生衣又称花生皮,是指花生种子外表面的那层红色或黑色的种皮,含有多种丰富的活性物质,如原花青素、白藜芦醇、维生素K等。其中原花青素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安全无毒,具有抗老化、抗花生仁酸败和抗氧化的作用。白藜芦醇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可保持血液畅通,预防冠心病、缺血性心脏病、高血脂的发生及发展。花生衣中含有的维生素K成分可以止血,可以维持人体血液正常凝固功能,具有促进骨髓制造血小板、抗纤维蛋白溶解及缩短出血时间等功能,对缓解血友病、血小板减少症、术后出血等引起的贫血有一定的疗效。此外,花生红衣中色素性能稳定,含有的黄酮类化合物安全可靠,毒副作用小,染着力强,色泽自然,有一定的药理保健作用。


花生衣作为花生加工的附属产物,约占粒重的1%~3%,每年都有上千吨花生红衣作为废物弃掉。目前除了少量用于医药行业外,大部分作为饲料和燃料等低附加值产品使用,难以实现其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另外,花生产业对于花生衣活性物质成分和自然色素的提取方法和生产工艺还不够成熟,缺少完整的生产加工链,对花生衣功能的认识还不够全面,还需进一步研究,开拓创新,不断探索新的应用领域。


要想提高花生皮的应用价值,首先要充分发挥科研人员的力量,在花生皮的活性成分提取方法上下功夫,分析花生衣产品的开发利用策略,进行花生皮活性物质的研究,进而研发出标准的提取工艺,形成完整的生产加工流程。其次要利用新兴生物技术,挖掘花生皮在食品、药品、化妆品等领域的应用,如花生红衣色素作为西式火腿、面包糕点、香肠等的着色剂;还可作为食品添加剂,用于加工花生衣软糖、糖浆、可乐饮料、花生红衣片等保健食品;在全麦面包、高纤维饼干中加入花生衣粉以提高其膳食纤维含量、抗氧化性及货架期;以花生种皮为原料制成的宁血片、止血宁注射液和宁血糖浆等。总之,政府应加大对花生皮的研究开发力度,填补花生皮在其他行业应用的空白,提高花生皮壳的综合利用率,充分利用生物资源,这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有利于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3花生茎叶:尽快提供饲料化利用率


花生茎叶是花生收获后的副产物,我国花生茎叶的每年产量大约为2700万~3000万吨,约占花生产量的一半,不仅产量丰富,而且还富含粗蛋白质、纤维素和碳水化合物等多种营养物质,匍匐生长的花生茎叶中粗蛋白质含量为12.0%~14.3%,大约是玉米秸秆的2倍,钙含量为2.69%,大约是玉米秸秆的6 倍,还含有2%的粗脂肪、46.8%的碳水化合物,是一种优质的粗纤维饲料资源。花生茎叶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能力,纤维品质好,质地松软,可以在畜禽生产和养殖中替代苜蓿、玉米秸秆、小麦秸秆等作为能量饲料,能够降低饲料购买成本,促进畜禽胃肠道消化功能和繁殖性能,从而提高畜牧业生产经济效益。


目前花生茎叶并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大部分仍然采取焚烧的方式进行处理,这样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也浪费了宝贵的生物资源。由于花生茎叶的相关处理技术还未完全成熟,要想实现花生茎叶的饲料化还面临着很多问题。如花生种植规模化程度低,分散种植不易回收,很难进行工厂化加工;缺乏标准的营养评价系统,致使营养价值与成本定价达不成正比;受环境、季节、产区、品种等影响较大,花生茎叶品质参差不齐。


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推广部门应加强对花生茎叶营养价值的宣传,提高人们对花生茎叶饲用价值的认识,区分看待花生茎叶同其他作物秸秆的价值。还要引导花生种植大户、合作社进行规模化种植,可以在花生主产区建立花生茎叶的回收基地、饲料生产和销售企业,便于花生茎叶的集中加工处理,满足饲料企业的加工要求,促进产销结合。相关部门应尽快制订花生茎叶标准和分级利用规程,以质定价,按照花生茎叶营养成分和霉菌毒素含量不同进行质量分级,制定相应价格。总之要从多方面入手,深入开展对花生茎叶的综合利用研究,提高花生茎叶饲料化利用率,促进农业、畜牧业的高效、良性发展。


4花生壳:完善开发 分类利用


花生壳作为花生的副产物之一,约占花生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左右,富含多种营养成分,主要成分为粗纤维,含量为65.7%~79.3%,粗蛋白质含量为4.8%~7.2%,含有1.7%~2.5%双糖、16.1%~17.8%戊糖、0.3%~1.8%还原糖、0.7%淀粉、矿物质元素等。此外,还含有一些活性成分如木糖、皂草苷、胡萝卜素、谷固醇素等。花生壳烧掉变成灰炭后,是一种天然钾肥,可以增加植物的抗病抗旱能力,还有防虫的作用。除此之外,花生壳与花生茎叶一样,也可以作为动物食用纤维应用于饲料行业。



由于对花生壳成分和提取工艺的研究尚未成熟,大部分花生壳仍用作肥料和饲料,甚至作为燃料进行焚烧,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利用率还很低,难以实现其真正的经济价值。目前花生壳被用作植物肥料,含有丰富的氮、磷、钾元素,具有疏松透气的特质,适合进行花卉的种植施肥。榨油后的花生壳也可以作为培养基进行菌类栽培,可增加土壤肥力,使菌丝生长更快,生长周期更短。花生壳可以配以米糠、麸皮等制成混合颗粒饲料,直接食用于禽畜,可以有效提高产蛋率和出肉率,从而提高畜禽生产和养殖经济效益。另外,花生可以作为着色剂、防腐剂应用于食品行业,也可以作为粘合剂合成材料应用于环保、化工、建筑行业,但这这些领域还未普及利用,仍然需要优化可大规模利用的花生壳,完善加工处理流程,进行资源的循环利用,促进低碳经济发展。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兴生物技术也在不断成熟,对于花生壳的开发和利用技术也越来越高,但也要认识到花生壳加工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一步挖掘花生壳的潜在价值。相关科研单位应加强花生壳营养组分的研究,针对不同类型花生品种,进行分类汇总,完善花生壳资料数据库,为农业、食品业、畜牧业、化工建筑业等行业的深加工处理提供可靠参考资料。其次要加强花生壳的营养成分提取、贮藏、加工、生产、销售等方面的研究,保证花生壳加工过程的安全可靠性,充分利用发挥花生壳的经济价值。应拓展花生壳综合利用的深度和广度,将“产、学、研”三者相结合。相关部门应发建立花生规模化种植产地,协助当地进行花生副产品的加工处理。政府应成立国家级花生研究机构或协会,加大对花生副产品项目课题的投入经费。应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高新技术,大力推广花生副产品的应用价值,从而提高农产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综上所述,花生全身都是宝,花生果实及其副产品花生衣、花生茎叶和花生壳都有很高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大力推进高油酸花生油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倡导人们健康饮食,可以提高全民身体素质,促进花生产业优质发展。高效利用花生衣、花生茎叶、花生壳的营养价值,采用现代高新技术进行提取、加工、处理,可以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提高花生附加值,而且能降低饲料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农业绿色、循环、可持续发展目标。进行花生营养价值应用与推广,对于保障河北省乃至我国食品、医药、化工、畜牧等行业的持续发展起着重要重要作用,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作者:吴月 曹照军 孙建奎 河北石家庄市农业机械化推广站 )


END


优质农产品杂志:《优质农产品》杂志官方账号,聚焦品牌农业建设和优质农产品开发

欢迎关注

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