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0种食物的嘌呤含量一览,痛风的人还在担心怎么吃吗?

在我头段时间写的文章《西兰花、豆芽嘌呤高比肉还危险?高尿酸痛风不能吃?真相来了》中,很多朋友留言,对一些食物的嘌呤含量表示质疑,确实,现在到网上查一种食物的嘌呤含量,往往会得到好几个不同的结果,不知道谁是准确的。于是,我查询了很多资料,终于找到了一个比较权威的标准,包括数百种我们日常经常食用的食物的嘌呤含量,并且有不同种类嘌呤的具体含量。

接下来,我会进一步阐述痛风与饮食的关系,并将数百种食物分门别类,将它们的嘌呤含量介绍给你,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一)痛风与饮食的关系,必须知道3个知识点!

在盘点食物嘌呤含量之前,先给你简短科普3个知识点,能够帮助你正确理解痛风与饮食的关系,以一个客观的角度去看到食物中的嘌呤含量。

01 / 痛风并非吃出来的病

痛风的基础是高尿酸血症,不管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的高尿酸血症,尿酸升高不外乎两个原因,尿酸生成增多、尿酸排泄减少。饮食不当,既能增加尿酸生成,又能限制尿酸排泄,高嘌呤饮食主要是增加尿酸生成,如果长期高嘌呤饮食,是会增加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发病风险的,不过,通过饮食摄入嘌呤生成的尿酸,叫做“外源性尿酸”,只占尿酸总量的20%,由我们身体自身细胞代谢产生的“内源性尿酸”则占80%,而且在痛风患者中,90%的人存在尿酸排泄减少,只有少数人是只由尿酸生成增多导致的,尿酸生成增多,除了饮食原因,还有一些其他原因导致内源性尿酸生成增多,所以综合来看,大多数高尿酸血症与痛风不是仅仅由吃引起的。

外源性尿酸仅占尿酸总量的20%

02 / 高尿酸痛风的人控制饮食是有必要的

所以饮食因素不是高尿酸与痛风的主要发病因素,但饮食对急性痛风发作的影响是巨大的。在痛风患者体内,因为尿酸长期高于饱和值,就会不但析出尿酸盐结晶,并随血液流动沉积在关节等处。沉积于关节的尿酸盐结晶,在新结晶形成或旧结晶脱落时,更容易引起急性滑膜炎症,所以,当尿酸水平出现大幅波动时,不管是上升还是下降,都容易引起痛风急性发作。而高嘌呤饮食后,突然生成大量的外源性尿酸,正常人可以很快排出去,但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人做不到,血尿酸水平大幅升高,一下子新生成大量尿酸盐结晶,很容易就引起痛风急性发作。饮食,是痛风急性发作最常见的原因,所以,对于已经有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人,必须控制饮食。

当尿酸水平大幅波动,上升或下降时都容易引起急性痛风

03 / 食物中能影响痛风的不只是嘌呤

谈到痛风饮食,你可能首先会想到嘌呤,实际上除了嘌呤之外,食物中能够影响痛风的还有酒精、果糖、盐、蔗糖、脂肪、胆固醇、乳酸、***等等。这些食物成分,要么和嘌呤一样可以增加尿酸生成,要么可以限制尿酸排泄,所以痛风患者控制饮食,不仅仅是要控制嘌呤,而是要有一个科学的、健康的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只控制嘌呤不控制其他危险因素,对病情的帮助不会太大,什么都吃一点,什么都别吃太多,反而更好。不要揪着嘌呤不放,即使严格的低嘌呤饮食,也只能降低尿酸水平60~90μmol/L。控制饮食的力度,要根据你自身的尿酸水平与关节炎症的敏感度来定,如果本身尿酸水平就非常高,已经六七百了,或者免疫系统对尿酸盐结晶很敏感,尿酸水平稍微升高就容易痛风,那你就要严格控制饮食。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流程

(二)490种常见食物的嘌呤含量

先介绍一下数据来源,出自《中国食物成分表》标准版第6版,书中数据主要来自哈尔滨医科大学潘洪志团队的研究成果。书中罗列了来自全国多地、居民常消费的490种食物的嘌呤含量,既包括总嘌呤含量,也包括鸟嘌呤、腺嘌呤、黄嘌呤、次黄嘌呤分别的含量。

话不多说,直接看数据!

01 / 谷薯类

又分为谷类及制品,薯类、淡粉及制品。

谷类的嘌呤含量

谷类的嘌呤含量

薯类淀粉的嘌呤含量

02 / 干豆类及制品

干豆及豆制品的嘌呤含量

03 / 蔬菜类及制品

蔬菜的嘌呤含量

蔬菜的嘌呤含量

04 / 菌藻类

菌藻类的嘌呤含量

05 / 水果及制品

水果的嘌呤含量

06 / 坚果、种子类

坚果种子的嘌呤含量

07 / 禽畜肉及制品

又分为禽肉及制品,畜肉及制品。

畜肉的嘌呤含量

禽肉的嘌呤含量

08 / 乳、蛋类及制品

又分为乳类及制品,蛋类及制品。

蛋类的嘌呤含量

乳制品的嘌呤含量

09 / 水产类

又分为鱼类,虾蟹贝及其他类。

水产品的嘌呤含量

水产品的嘌呤含量

水产品的嘌呤含量

水产品的嘌呤含量

10 / 速食食品

速食食品的嘌呤含量

11 / 饮料类

又分为酒精饮料与非酒精饮料。

非酒精饮料的嘌呤含量

含酒精饮料的嘌呤含量

12 / 调味品类

调味品的嘌呤含量

13 / 糖、油类

糖油类食物的嘌呤含量

(三)痛风患者控制饮食的3个要点!

看完嘌呤含量表,不要被里面有些数字吓到,饮食会不会诱发痛风,不能只看食物的嘌呤含量,要看最终吃到肚子里去的嘌呤总量,掌握以下三个要点,可以让你的饮食不那么纠结。

01 / 植物性嘌呤不是痛风的危险因素.

近年的研究发现,植物中的嘌呤多为鸟嘌呤和腺嘌呤,这两种嘌呤进入人体后不会很快转化为尿酸,对痛风急性发作的影响不大,因此,植物性嘌呤已经不作为痛风的危险因素。在指南中,对于豆类及豆制品没有明确的意见,但蔬菜是鼓励痛风患者食用的,多食用新鲜蔬菜反而对痛风有保护作用。

鼓励痛风患者多食用新鲜蔬菜,尤其是绿叶蔬菜

02 / 每日嘌呤摄入量参考

  • 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时期——每日嘌呤摄入量<300毫克;
  • 痛风间歇期——每日嘌呤摄入量<300毫克;
  • 急性痛风发作期——每日嘌呤摄入量100~150mg;
  • 痛风石时期——每日嘌呤摄入量100~150mg。

急性期或有痛风石的患者要进一步减少嘌呤摄入

03 / 蒸、煮、焯水可降低肉类中的嘌呤含量

多个研究发现,通过蒸、煮的方式烹饪肉制品,可以有效降低其中的嘌呤含量,而油炸也许会升高肉中的嘌呤含量。尤其推荐水煮,通过水煮后肉类中的嘌呤含量或可下降20%,如果采用炒的方式,可以在炒肉前先将肉焯水,来降低其中的嘌呤含量。

水煮的过程中肉中的一部分嘌呤会溶解到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