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年味——吃炸糕
时间如流水转眼一瞬间,不觉一甲子。人的一生总是过得忙忙碌碌,上学忙、上班忙、退休还忙,不知忙个啥?也许“忙”是一个过日子的劲头吧!或是“忙”着又长一岁哇!
有句老话:冬至后十天阳(元旦新年)腊(春节大年)过大年。跟着大雪节气就是冬至了,“忙”完新年就要忙大年。人老怀旧,以前置办年货的情景浮现眼前,那已成为过去式。你给孙辈讲便是他们的笑话罢了,他们会怀疑哪有其事?如今的过年是中年人忙挣钱(一年收获),年轻人忙打拼(事业前途),孩子们忙上学(学有所成),那我们老年人该忙点啥!也没啥忙头了年货都是现成的拿钱一买全完事。那就“忙”着回忆儿时的年味——吃炸糕吧!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到了腊月天寒地冻,可过年的心情是热烈的,无论男女老少浑身都有使不完的劲儿。我的父母亲一过腊月二十三(小年)就开始为我们姐弟四人准备年货了。
最令我难忘的是蒸年糕:北方黍子(俗称黄米)到加工厂加工(去壳儿)成黄米用清水泡一天到了晚上经过淘洗控干水份,第二天早六点天还未亮父亲担着两半桶米,姐妹俩人跟着父亲高高兴兴的去加工厂排队加糕面了。(因加工糕面的人多)待八九点钟加回来姐妹俩人就和母亲忙开了。给黄米面边加水边开始扮面搓面,父亲负责烧开水。然后母亲再把搓扮好的糕面抓撒放大锅的蒸笼里,蒸熟一层再抓撒一层直到一锅蒸熟再蒸下一锅。然后把热气腾腾的软糕从蒸笼里使劲儿拽出来放大瓷盆里,母亲用两手蘸着冷水上下再使劲儿採按累的满脸是汗水。这可是个技术活儿不然烫破手,每年的年糕就是用母亲这双有经验的手採按出来,再用手拽成小块拍打圆片,我姐妹俩人的活儿就是包豆馅再捏成饺子形状或圆形状的,母亲再放油锅里炸。刚出锅的、那黄金灿灿的、软油糕放嘴里咬一口脆脆、酥酥、软软、甜甜真是香满肚啊!
成家后我也曾按着母亲蒸糕的步骤:把买来的少许糕面,加水、搓扮、抓撒、蒸笼、一层、一层蒸出锅却是半生不熟,当然后须工程炸糕也就失败了。如今过年的年糕是超市买来现成的,当然也就没有了儿时的年味了。
记忆中儿时的年味——吃炸糕,那可是父母疼爱儿女的伟大情怀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