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家里穷,每天吃玉茭面窝窝。但是这些玉米还是国家拨过来的救济粮,我们当地山区根本不产玉米,只有低产抗旱的油麦,豌豆,谷子,黍子等作物。这些产量太低了,根本不够吃。那时,在我们小伙伴的心目中,最好吃的就是白面馍了。蒸出来的馒头,总是那么诱人,那么香甜,那么绵软。那也偶尔吃一顿银包金。
我们小伙伴玩的时候,耍恼打架了,会威胁对方:去你家吃大白面。对方立马认怂,生怕去吃了大白面。我们都知道各自家里抠抠搜搜地藏了几斤大白面,就等着在过大年时包饺子吃。我们日日夜夜地盼着过大年,就为能吃上一顿饺子。
除夕睌上那天,我们弟兄狼吞虎咽地吃着饺子,吃着碗里的,还看着盆里的,生怕吃少了。每一碗都要挟满,直吃得肚子胀了。父亲问谁吃了多少?我们各自报数,35个,40个,42个……。我最少,但是也在第二天打了一天嗝,发出生食气的味道。用家乡方言形容:克那没逼逢摔的。
管特的,老不吃,一年吃一回,就得吃个足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