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妈用艾叶当枕芯,半年后去医院体检,医生羡慕:气色红润

原创文章,全网首发,严禁搬运,搬运必**。本文为微小说,情节虚构,请理性阅读。

1

李大妈是村子里为数不多的独居老人。她的家在村子边上一片开阔的田野旁,低矮的瓦房在晨光中显得格外安静。李大妈的两个儿子早年外出打工,女儿嫁到了外省。村里人总是感叹,“李大妈命真苦,这一大家子,就剩她一个人留守。”但李大妈却总是乐呵呵的,谁也没见她愁过。

清晨,李大妈总是起得很早。她习惯了一个人下地干活,走在田间地头,呼吸着新鲜的空气。邻居张婶常常跟她一起锄草。“大妈,你可真是比我们年轻人都勤快啊!”张婶笑道。李大妈一边挥动着锄头,一边爽朗地回应:“没办法,这地里活儿,谁不干活它就不长粮食。我可还指望这些庄稼换点钱呢。”

不过,随着年纪渐长,李大妈开始感觉到身体有些吃不消了。特别是晚上睡觉的时候,总觉得床铺硌得慌,翻来覆去睡不安稳。白天干活的时候,眼皮直打架。“哎,这年纪大了,身体也不中用了。”李大妈自言自语地说。

一天晚上,李大妈在院子里坐着,盯着天上的星星发呆。张婶推开门走了进来,手里还提着一篮子新摘的蔬菜。“大妈,您怎么还没睡?又失眠了吧?”张婶关心地问道。

李大妈叹了口气:“哎,可不咋的,最近老睡不好。想买个好点的枕头,可又舍不得花钱。”

张婶听了,拍了拍大腿,“我说大妈,您别瞎费心思买枕头了。我跟你说啊,我家那口子前些日子也是睡不安稳,后来听村里老人说,用艾叶做枕芯,安神助眠,可好了!您要不也试试?”

“艾叶?”李大妈有些疑惑,“那玩意儿还能当枕芯?”

“那可不是嘛!我看我家那口子用着挺好,您试试肯定也行!”张婶笑着鼓励。

李大妈心里盘算了一下,觉得这法子挺靠谱。她想起自己屋后的小块地里种了不少艾草,那还是儿子出门前让她栽的,说是防虫驱蚊用的。既然艾草有这么多好处,做个枕芯也不妨一试。

第二天,李大妈早早起床,带着篮子去地里割艾草。她挑选了最茂盛的那几棵,剪下鲜嫩的叶子。回到家后,她把这些艾叶一片片地摘下来,铺在竹席上晾晒。李大妈小心翼翼地翻动着那些叶子,生怕晒得不均匀。“大妈,您这是在干啥呢?”隔壁的刘婶从院墙外探头问道。

“嗨,刘婶,我打算做个艾叶枕芯,听说这玩意儿能治失眠呢。”李大妈笑着解释。

刘婶点了点头,“这个法子好!我以前也听我妈说过,艾叶可治百病呢。大妈您手巧,肯定能做个好枕头。”

几天后,艾叶完全干透了,李大妈拿出针线,仔细地把这些艾叶缝进枕套里。做完枕芯,她把它放在床上拍了拍,试着躺了躺,竟然感觉格外舒适。李大妈满意地笑了笑,“这下子,应该能睡个好觉了。”

然而,刚开始用的头几天,李大妈却发现有点不对劲。每当夜深人静时,她总能闻到一股淡淡的苦涩味道,虽然不浓烈,但却让她的鼻子有点发痒。她在床上翻来覆去,好几次差点把枕头扔了。然而,一想到是自己一针一线做出来的,她又有点不舍。

“这艾叶枕芯到底有没有用啊?”李大妈心里犯了嘀咕。她决定再坚持几天看看。

2

几个月过去了,李大妈每天晚上都用她亲手做的艾叶枕芯睡觉。虽然最初的那股苦涩味让她有些不适应,但渐渐地,她发现自己睡得越来越沉,醒来后头脑清醒,精神也好多了。她还惊讶地发现,原来常常疼痛的腰背似乎也不那么难受了。她自己琢磨着,这艾叶枕芯真是个好东西。

一天,村里的村医老张头在村子里通知大家去县城体检。李大妈本来不想去,“我一个老骨头了,体检啥?省那几个钱吧。”她对自己嘀咕着。但张婶却劝她,“大妈,去吧,体检一次也好让自己安心,不用担心花钱,我和你一块去。”

在张婶的劝说下,李大妈终于决定去趟县城。到了医院,李大妈排队等着检查,心里多少有些紧张。轮到她时,医生是个三十多岁的小伙子,态度和蔼。他仔细地给李大妈做了各项检查,最后还让她坐下,准备和她聊聊日常的生活习惯。

“小姨,您的身体状态比很多同龄人都好啊!尤其是您的气色,红润得很,不像是快六十的人。”医生笑着说道。

李大妈有点不好意思地摆摆手,“哎呀,医生,你别哄我了,我可真是上了年纪的人。你看我这一身老骨头,哪能比得上年轻时候。”

“不不不,我不是在哄您,是真的。”医生认真地说,“您的睡眠怎么样?有没有失眠或是其他什么不舒服的地方?”

“睡眠啊?倒还真是好了不少。其实以前我也睡不好,后来听村里人说,用艾叶做枕芯能改善睡眠,我就自己动手做了一个。没想到,这几个月下来,还真是有效果!”李大妈得意地说道。

“艾叶枕芯?”医生饶有兴趣地问,“我听说过艾叶能驱寒避邪,但这枕芯的用法我还是第一次听说,真是长见识了!您说说看,这艾叶具体是怎么做的?”

李大妈一听有人对她的手艺感兴趣,顿时来了精神。她详细地讲述了自己如何从地里摘艾叶,晾干后缝制成枕芯的过程,还特别强调了晾晒的时间和叶子的选择。“这艾叶啊,要挑那些鲜嫩的,枕芯才软和。晒的时候也要小心,不能让它受潮,否则就没用了。”

医生一边听一边点头,脸上满是赞许的表情。“您这可真是经验之谈。我要把这个记下来,分享给其他患者,说不定他们也能从中受益。”

李大妈笑着摆摆手,“哎呀,这都是乡下的土办法,没想到还能被你们城里的医生看上。”

“土办法有时候可比我们这些现代医学管用多了。”医生认真地说,“尤其是像您这种,长年累月积累下来的经验,都是宝贵的智慧呢。”

体检结束后,李大妈拿着报告离开了医院,心里别提多高兴了。她没想到,自己一个简单的艾叶枕芯,居然还能让医生这么看重。

过了几天,李大妈突然发现,村里人开始三三两两地到她家里来串门。刘婶第一个敲开了她的门,“大妈,我听说你那艾叶枕芯治失眠效果好,能不能教教我怎么做?”

李大妈愣了一下,随即笑道:“哟,刘婶,你也听说了?那你可来对了,我教你,简单得很。”

随着刘婶的来访,村里的其他人也开始接二连三地找上门来学习做艾叶枕芯。渐渐地,这个小小的手艺在村里传开了,甚至有一些城里的人也闻讯而来。李大妈的家里,时常挤满了人,有的是来看热闹的,有的则是专门来求教的。

“大妈,您这可是有绝活啊!咱这村子都靠您出名了!”张婶打趣道。

李大妈笑得合不拢嘴,“哪有什么绝活儿,就是土办法,土办法。”她一边说着,一边继续忙碌着教大家怎么缝制枕芯,心里满是满足和自豪。

3

李大妈的艾叶枕芯在村里火了之后,虽然大家都把她当成了养生高手,但她自己却从没因此骄傲。她每天依旧早早起床,拿起锄头走到田间,和往常一样,细心照料着自己的庄稼。她还是那副乐呵呵的样子,见人就笑,仿佛一切都没什么变化。

这天,李大妈在地里忙活时,张婶又来了,手里提着一篮子刚割下的艾草,气喘吁吁地说:“大妈,我这刚学着种艾草,没想到它长得还挺快,眼下都成片了。可惜我还不太会处理这些叶子,您得帮帮我。”

李大妈放下锄头,擦了擦额头的汗,笑着答应道:“没问题,张婶,咱一起去你家看看。我教你怎么晒,怎么剪。”

两人回到张婶家,李大妈亲自示范,一边干活一边耐心地讲解:“你看这艾草叶子,得挑嫩的,这样枕芯才舒服。晒的时候不能太急,慢慢晾,天好的时候翻几次面,干了之后就能用了。”

张婶听得仔细,不住地点头,“大妈,您可真是有一手!自从用了您教我的枕芯,我家那口子再也没抱怨睡不着觉了,精神好得很!”

“这不就是咱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法子嘛,只要用心,总是管用的。”李大妈笑着说。看着张婶家院子里那一排排晾晒的艾草,李大妈心里感到无比满足。

随着李大妈的帮助,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种植艾草,他们不光是为了做枕芯,也想试试其他的传统用途。很快,村子里到处都是晾晒艾叶的场景,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草香味。

一天,村长老陈来找李大妈,“大妈,您可真是给咱村子带来了好风气。村里现在都在学着种艾草,我想着,要不我们干脆把这事儿做大点儿,建个艾草种植基地,您看咋样?”

李大妈一听,连连摆手,“哎呀,村长,这事儿可不是闹着玩的。我就是个普通老太太,哪能干这么大的事儿啊!”

村长笑着说:“您可别这么说,咱这不就是尝试尝试嘛。再说了,您在村里威望高,大家都信任您,您带头准没错!”

李大妈犹豫了一下,最后点了点头,“好吧,那咱就试试。不过,这事儿得大家一块儿来,我一个人可不行。”

就这样,村里在李大妈的带领下,开始组织起了一支艾草种植小队。大伙儿干劲十足,地里头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李大妈每天都在田间地头忙碌着,指导大家如何种植,如何采摘。她的心里装满了热情和干劲。

日子一天天过去,村子里的艾草种植逐渐成型,甚至吸引了附近村庄的人们前来学习。李大妈家成了村里的“养生课堂”,村民们时常聚在她家院子里,交流经验,分享心得。

这天,李大妈正在院子里晾晒新采摘的艾叶,突然听到一阵熟悉的声音传来,“大妈,我回来了!”她抬头一看,原来是儿子从城里赶回来了。

“你咋突然回来了?不忙了吗?”李大妈放下手中的活,满脸惊喜。

“我听说您最近忙得不得了,我哪能不回来帮帮您?”儿子笑着说,“您这艾叶枕芯可是真有名了,城里好些人都听说了,都说要向您学习呢!”

李大妈有些不好意思,“瞎折腾而已,城里人还真拿它当回事儿?”

儿子拉过一张椅子坐下,“当然当回事儿啊,您不知道,现在咱村子可真是名声在外了。妈,您看着这么忙,我真担心您累着,干嘛不歇歇呢?”

李大妈拍拍儿子的肩膀,“累啥?只要身体好,干啥都不累。再说了,这也是为了咱村子好,你说是不是?”

儿子点点头,眼里满是敬佩,“妈,您可真是我见过最勤快的人。不过,您忙归忙,别忘了好好保养自己啊。”

“放心吧,妈自有分寸。”李大妈笑了笑,望着远处的田野,心里充满了满足和希望。她知道,村子在慢慢变好,而她只是尽了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可这点小小的力量,真的能改变这么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