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起先来看看绍兴黄酒的制作过程|24节气|立冬
浙江绍兴,鉴湖
今日立冬。
“朔风起,水始凝冰。
冬,终也,万物收藏也。”
这是今年冬季开始的第一个节气。
立冬时朔风起,水温低、水质清冽,
在江南地区,
冬天自古就有利用这样的好风好水,
以储粮来酿酒的传统。
浙江绍兴,鉴湖
民间讲“春耕、夏生、秋收、冬酿”,
冬季,浙江绍兴的鉴湖水冷冽清澈,
而酒因低温长时间发酵而呈现更好风味,
从立冬到来年立春之间,
便是酿酒的**时节,
绍兴人在这段时间做“冬酿”,
祈求福祉、平安。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
黄酒与葡萄酒、啤酒并称世界三大古酒,
其中黄酒更是源远流长,
经过千年发展,制作工艺成熟讲究,
口味以醇厚、甘爽见长,
其中绍兴酒更是独树一帜。
此次我们前往酒乡绍兴,
记录下了黄酒冬酿的场景。
酿造黄酒的第一步工序是浸米,
精白糯米需先在缸中浸泡多日。
之后将其高温蒸熟。
再用净化过的鉴湖水淋饭冷却。
随后将米饭投入缸内,撒上酒药。
等充分搅匀混合后,在底部挖空搭窝,
盖上稻草盖子保温,糯米饭便静静地开始糖化。
等候其发酵,大约48小时,
此前挖的窝会出水,也称为“窝水”,
到这一步其实就是平常酒酿(醪糟)的制作。
随后师傅们要检查糖化的状态,
等“窝水”到一定程度,便加入麦曲和鉴湖水。
同时还要用一种叫“划脚”的工具,搅动饭醪,
让米粒和麦曲融合,再盖上稻草盖保暖。
等到第二天清晨时分,
就迎来了冬酿最为关键而紧张的阶段“开耙”,
因发酵过程中缸内温度会发生微妙变化,
当温度上升过快,就需要酿酒师傅进行搅拌冷却。
这一步的作用是调节发酵醪的温度,
来补充新鲜空气,使微生物生长繁殖。
开耙的过程十分关键,
会直接影响到最后发酵的品质。
传统开耙必须由经验丰富的“酒头脑”带领,
他会仔细观察酒醪的状态,
闻香尝味,以判断发酵的成熟度,
只有获得他的首肯,才可以开耙搅动,
每一缸都要开上几次,颇费气力。
到了中午时分,
全部耙好的发酵醪就会灌坛,移到户外,
在大自然中进行漫长的再发酵。
汲取门前鉴湖水,
酿得绍酒万里香。
等到来年立春之后,
这些完成后发酵的发酵醪,
再通过压榨、煎制、装坛封存等工序,
经年沉淀,才得以被酿造成上好黄酒。
今天我们就向你推荐一款绍兴塔牌的手工黄酒。2005年冬至酿造,限量600瓶。
2005年有特殊的意义,这一年,塔牌恢复了清光绪年间以前,不加焦糖色的黄酒生产工艺。
Tips:很多人认为黄酒颜色深才是陈年好酒,因此从焦糖中提取色素,添加到黄酒中。而这款酒的酿造工艺,在不添加色素的情况下,也可以做到深黄色。
2005年份的塔牌手工黄酒,是中国高端黄酒的一个里程碑。它可以像老普洱一样回甘悠长,一口难忘。
塔牌2005年份手工黄酒(五般宜)
600ml装,酒精度:14%vol
独家发售价:680元/瓶。
深黄色的酒液流进杯中,明媚的花果香气就随之散发出来,还有煮过的粽叶香气。一幅江南小镇的画面,慢慢就浮现在了眼前。
静静地饮一口,干果脯、梅子、热带水果、糯米、陈皮,各种口感接踵而来,让人应接不暇。
这回味真的是让小编我太惊艳了!尽管层次这么复杂多变,口感却纯净剔透。
对于本来不习惯喝黄酒的小编来说,真的是一!口!难!忘!
真的!真的!这就是好酒的魅力!
冰镇到6℃~10℃左右饮用,最能感受这些细腻的风味哦!
2005年的这款塔牌黄酒,用昆曲曲牌名“五般宜”命名,曲牌风格与酒的风味完美般配。
“五般宜”曲调抑扬顿挫,前缓后急,变化百般;而黄酒香气复杂,口感层次多变。
这种黄酒与昆曲的呼应,也是最中国的风雅酒趣。
塔牌2005年份手工黄酒(五般宜)
600ml装,酒精度:14%vol
独家发售价:680元/瓶。
“塔牌”酒厂在浙江绍兴湖塘镇,群山环绕,位于鉴湖的源头。
引用鉴湖的源头活水,经过物理净化后,用于酿造。水对酿造极为重要,这也是手工黄酒的奥秘之处。
这款黄酒最独特的酿造工艺,在于不加焦糖色,采用了最好的原料和开耙师傅(发酵期间,加水并搅拌冷却,称为开耙)。
清光绪年间之前,黄酒的酿造是不添加焦糖色的,靠时间的沉淀,让色素天然释放,从而达到上色的目的。年份越长,着色越深。
选择在冬天时开始酿酒,较低气的温和水温,可以延长发酵时间,唤起酵母菌的生存欲望,令其努力生长,以构成黄酒的酒香。
酿造工艺采用短水发酵法,指的是酿酒时将水和米的配比缩小,出酒率更低,酿造的酒更为醇厚,也更适合陈年。
如此精心酿造的好酒,获得了日本客户的极度肯定和海量订购,日本最大的酒业集团“三得利”甚至想收购塔牌。
“塔牌”断然拒绝!
五般宜黄酒坚守手工传统酿造,每一瓶都代表着绍兴手工黄酒的最高品质,是一款尊重历史传统的经典佳酿。
希望每一个有幸喝到这款酒的人,都能珍惜它。
塔牌2005年份手工黄酒(五般宜)
600ml装,酒精度:14%vol
独家发售价:680元/瓶。
立冬时节友情提醒:
立冬时节,需顺应潜藏,
进补以度严冬,
少食生冷,但也不宜躁热,
红薯、萝卜、芋头等皆有益 ,
起居上早卧晚起,保证睡眠,
正是:“冬夜伸足卧,一身俱暖”,
多到户外晒晒太阳,以固护阳气。
编辑:棐溪
END
以上内容为漫成都原创
拒绝一切形式转载,本号不授权,侵权必究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