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球进阶技巧讲解
台球进阶技巧
①台球运动介绍 台球被誉为四大绅士运动之一,相传起源于法国,至今已有五六百年的历史。台球运动兴盛于英国王室,无论从球员的着装、器材到规则、礼仪,都突显绅士的儒雅气质。 我国的台球运动起源于20 世纪初期,兴起于80 年代。1986 年,我国成立了中国台球协会,并在当年举办了全国台球邀请赛,以后每年举办一次全国台球锦标赛。 世界台球常见的比赛项目有:斯诺克、八球(又称十六彩、美式落袋)、九球、比利、开伦等。从项目的难易程度来说,斯诺克难度最大。斯诺克(snooker)的英文含义为障碍,即斯诺克台球不仅自己可以击球入袋得分,也可以有意识地打出障碍球,从而使对方罚分,该项目技术覆盖面极广,观赏性也极强。八球和九球的台面比斯诺克小很多,难度相对降低,每局比赛时间较短,观赏性略逊色于斯诺克。比利和开伦在我国少有单独的比赛,在群众中也较为鲜见。 欧洲各国,由于人们行事比较严谨,且更注重绅士风格,所以斯诺克台球广为流行,代表国家为英国。美国是崇尚自由的国家,生活节奏也较快,因此更流行快节奏的八球和九球。 我国台球爱好者介于欧美之间,八球、九球、斯诺克均有固定爱好人群:斯诺克主要流行于南方,以香港、广州、上海为代表;八球主要流行于北方,以北京、东北三省为代表;九球在各地均有爱好者,但数量较少。我国的八球,在形式和球路上类似于迷你版斯诺克。国内八球在球台的材质和规则上都与国际不同,这是由于在斯诺克引入我国之初,技术难度较大,为降低难度,国内对原有的斯诺克进行了一些改造,球台的大小按照国际八球台来设计,台呢、袋口与斯诺克球台相同。随着我国台球爱好者的技术水平和欣赏水平逐年上升,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喜爱和练习斯诺克。 目前,全国有6000 多万台球爱好者,仅上海一座城市,就有台球厅1500 多家。我国斯诺克选手丁俊晖、梁文博等,以及九球选手潘晓婷,在各自项目的世界职业赛事以及亚运会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充分带动了广大爱好者的积极性。台球运动正以其独特的欣赏性和绅士风采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台球在我国会像乒乓球、羽毛球那样成为贴近人们生活的休闲、健身项目。 八球台外径长285 厘米,宽153 厘米,高85 厘米。共16 颗球,分为:白球1 颗(又称主球,母球),1 号球至15 号球共15 颗。这16 颗球的色彩(或花色)均不相同,因此八球也称16 彩,由于八球较流行于美国,因此也被称为美式落袋。 斯诺克球台外径长385 厘米,宽205 厘米,高85 厘米。共22 颗球,分为:白球1 颗,红球15 颗(1 分),黄球1 颗(2 分),绿球1 颗(3 分),咖啡球1 颗(4 分),蓝球1 颗(5 分),粉球1 颗(6 分),黑球1 颗(7 分),2 分球至7 分球统称为彩球。 台球的球杆分为斯诺克球杆和九球球杆。 斯诺克球杆杆头的直径较小(具体数值为9.3~10 毫米),球杆整体前细后粗,粗细过渡均匀。斯诺克球杆由于杆头较小,因此击球的准度及击打点的精度更高。九球杆杆头粗细变化较小,杆头较大(通常为12 毫米左右),更容易发力,但击球准度不如斯诺克球杆。由于我国的八球是由西方斯诺克转化而来,因此在我国斯诺克球杆最早也被用来打八球。由于八球的大小与九球相同,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人使用九球球杆打八球。 斯诺克球杆及部件包括:击球杆、短加长把、长加长把。 九球球杆包括:冲球杆、击球杆、跳杆。 辅助器材包括:各类架杆、套筒、皮头、巧克粉粉等。 开球时白球可放置于开球区内任意一点。如果开球时白球落袋,则由对手将白球码放回开球区任意一点击球(必须向底袋击打)。 开球时,从1 号球至15 号球按三角形码放在底案区。任何目标球(除8 号球)入袋或者飞出台面,都不再放回球台。击球一方选择全色球(1 号球至7 号球)入袋后,只能击打全色球;另一方则必须打半色球(或称花色球,指9 号球至15 号球)。如果一方犯规,除开球外,另一方可以将白球放在球桌任意一点击打。一方打完其选择的色球并最终将8 号球打入指定球袋者获得该局胜利。 八球具体规则见附录1. 开球时白球可放置于开球区(D 形区)内任意一点。如果开球时白球落袋,则由对手将白球码放回开球区中任意一点击球。 开球时,从1 分球至7 分球,都有其各自的定位。击球顺序为一红一彩(称为一套球),并且每次换手后都要从红球打起。红球入袋后不再取出,彩球入袋后放回原来的定位。当击打完所有套球后,应从分数最低的2 分球开始,按分值由低到高陆续打到7 分球,打入的彩球不再取出。比赛双方按照各自击球获得的分数计分,一方犯规时将相应罚分加到对方分数之上。一局比赛获得分数高者获胜,如果双方平分,则将7 分球放回点位,击入7 分球(在击入7 分球的同时不犯规)者获胜。 斯诺克具体规则见附录1. 有很多爱好者经常问,到底需要经过怎样的练习才能使球技达到一个比较理想的水平;还有些爱好者,已经有了一定的实力,但继续练习,水平提高的很慢,甚至停滞不前。在这里,我以一名职业球手的经历,给大家一些练习的建议。 在我国,大多数爱好者接触台球运动都是从八球开始的,有了一些基础之后,无论是继续练习八球,还是改打斯诺克或九球,都相对容易一些。我将八球爱好者的水平粗分为3 个层次,分别给出不同的阶段练习重点。 对于刚入门的爱好者来说,强化基础是很重要的。有很多已经拥有一定实力的爱好者,由于基础没打好,导致水平难以提高,又不得不翻回头改练基础内容。 ⑴姿势 强化练习,每次击球都要使用正确的姿势,并逐渐养成一种习惯,为准度和杆法技巧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 ⑵准度 准度在台球运动中是最重要的,初学者应当在此多花些功夫练习。在台面上取一些特殊的点位进行定点练习,每十颗球为一组,进6颗球为合格。 ⑶中杆、高杆、低杆练习 这是3种最基础的杆法,只要运用得当,多数球不加旋转即可走到位。练习方法与准度练习相同,应当做到每一种杆法的练习达到合格再进行下一项练习。 当然,这并不是说,如果通不过这些练习就不能进行实战应用,而是应当抽出一定的时间做专门的练习。练习是基础,对攻是发现不足并学习、提高的重要手段,二者缺一不可。 3 5 由于八球的球比较大,而袋口与斯诺克相同,同等距离下,击球准度比斯诺克更高一些,因此如果你能够连续进3~5 颗球,说明你击球的准度已经比较好了,接下来应当着重练习走位。 ⑴蛇彩练习 将15 颗球沿球台的纵向中心线均匀地摆放成直线,力求不按序号击打,可以打入全部目标球。 ⑵翻袋 重点练习翻中袋。 ⑶K球练习 加深对白球力学分离角度的认识,控制走位。 有清台能力的爱好者,准度和控球能力较好,应当着重锻炼上手就清台的能力。因为八球高手对决,先上手者如不清台,就意味着有极大的可能性输掉这局球。 ⑴开球训练 尽可能大力冲球,以保证多数情况都能有球下,使自己获得率先上手的机会。 ⑵培养清台的思路 开球后,首先应全面观察球形,对自己每一颗色球的位置都要心中有数,首先计算出一个清台次序,如先打哪颗、后打哪颗、哪颗需要K球、什么时候K球、怎样K球等等。击打过程中如白球不到位、不能按原计划进行,需要重新通盘考虑。 斯诺克对于击球顺序有着很强的要求,且球台大、球小,无论是准度还是对白球的控制,难度都要更上一个层次,因此把握练习时间和频率就显得格外重要。如果你平常的工作学习比较忙,只有每天晚上和周末可以打球,那么想要提高球技每周需要联系8~10 小时。周末的练习时间可以长一些,这样能够保持一定的连贯性。通过这种不间断的练习,坚持2~ 3 个月,在准度和基本的白球控制方面就会有明显的提高。 根据斯诺克单杆得分的情况,我将爱好者的水平分为4 个层次,分别给出练习建议。 大多数斯诺克爱好者都是从八球转打斯诺克的,有一定的基础。击球姿势还是首先要强调的,另外,由于斯诺克与八球的球径、球台大小相差较大,在准度上要强化训练。 ⑴准度 首先从半台开始(例如6 分球点、5 分球点),与八球练习相同,每10 颗球为一组,进6 颗为合格,掌握斯诺克瞄准的位置,并在合格后逐步运用各种杆法,增加距离。 将任意一颗彩球摆放在其点位上,使白球从不同角度打进彩球,即做彩球的定位练习。 ⑵中杆、高杆、低杆练习 具体方法见“台球杆法技巧”部分内容。 30 50 如果连续得30~50 分为你的最高分,说明你对白球已经有了一定的控制能力。那么我建议您在白球的击打点上要多下一点儿功夫,丰富白球的击打点位。我们知道,对刚入门的爱好者而言,白球的击打点可看作9 个,而在对于职业球手来说,白球的击打点有无数个。丰富白球的击打点可以提高你的控球能力。 ⑴旋转球的练习 击打半台球,白球加左右旋转,每10 颗球一组,进6 颗球合格。 ⑵围单颗彩球的练习 目标:连续进球30 颗以上。 ⑶清彩球的练习 按照清彩球的典型线路练习,目标:连续清台3 次。当然,你不一定每次都会成功,但这对控制白球的走位有很大的帮助。 ⑷解球练习 按照解球的典型线路练习解球,加强对角度、旋转、力量的认识。 50 80 如果你能够达到这个分数,说明你已经是一位业余高手了,对白球有较好的控制能力。在这一阶段你需要加强围球练习。 ⑴蛇彩练习 先不要追求高分,以清台为第一目标。 ⑵粉球十字练习 以连续围绕粉球进攻练习,可提高半台小范围精确校球能力。 ⑶6 彩球在点的围球练习 将6 颗彩球摆放在点位上,在高分区摆上几颗红球,白球任意摆放,从3 颗红球开始,逐渐增加红球数,目的是获取尽可能高的分数。 ⑷彩球过渡练习 注意避让点位上的彩球,提高白球的控制力,使进攻连续。 80 120 如果可以一杆得到80~120 分,那么你已经做得很棒了,是顶尖的业余选手,多加努力就可以尝试参加一些高水平的比赛了。 ⑴防守练习 利用彩球做防守;加强开局阶段的防守,寻找更多的上手机会。 ⑵蛇彩练习 进行蛇彩练习,并可以追求一下147 分。 ⑶强化围球思路 开局上手后,对散落的红球要做击球次序的判断,掌握K球、炸球的时机,为自己创造高分机会。 击球姿势,无论对于初学者还是有一定实力的爱好者都是非常重要的。正确的击球姿势,不仅增强了台球的整体观赏性,更能发挥出各种杆法的最大威力。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世界排名前16 位的斯诺克球手,虽然其击球的姿势不完全相同,但基础姿势都是非常标准的,只在一些细节上有所差异。姿势最标准的球手应属史蒂夫.戴维斯和斯蒂芬.亨德利。 在身体直立的情况下,根据主球的位置,来判断站立,要保证俯身击球时,后手保持垂直的正确击球姿势。如俯身后,位置不合适,一定呀起身调整,不要在俯身的情况下调整前后左右的距离。 以下巴贴近球杆为度,身体自然俯下即可。 两脚应平行站位,宽度大概与肩同宽。持杆手一侧的腿(支撑腿)绷直,另外一条腿应略微弯曲。重心在两腿之间,两腿既不要过分前倾,也不要过分向后,要保证支撑腿、球杆、目标球在同一平面。 正常握杆时,手掌尽量放松,用五指把球杆包住,不要过紧,也不要放松,只要能够支撑住球杆的重量就可以了。虎口不留空隙,如果握杆过松或虎口处留有较大的空隙,会降低出杆的稳定性;握杆过紧,手腕僵硬,在击打旋转球或者高低杆时,会造成影响。 架杆的握杆和正常握杆不同,一般用食指、拇指及中指将球杆握稳,虎口一定要贴住杆尾,不要有空隙,运杆时球杆不要上下晃动。高架杆的使用基本与普通架杆是一样的。 手架的目的是尽量使球杆稳定,而且在出杆的时候提供一个有力的支持。手架应承担一点身体的重量,以使手架更加稳定。 正常的手架到主球的距离,一般在25~35 厘米。具体可根据身高、臂长以及球形的不同,可做出一些调整。手架越近,出杆晃动越小,准确度越高,但由于运杆距离短,发力较小。手架越远,准确度越低,但发力较大。 四指尽量分开,贴在球台上,掌心向上微微隆起,拇指和食指中间的关节捏紧,形成V 字形。 由于低杆要击打白球的下部,所以掌心不可隆起过高,以免球杆过于倾斜,产生滑杆。 四指前端贴紧台面,掌心隆起,以使球杆可以平行地击打到白球的上部。 库边手架主要有3 种。 第一种手架,手形与中杆手架相似,主要用来击打紧贴库边的球。 第二种手架,使拇指、中指、无名指、小拇指贴紧台面,食指环扣住球杆,由于采用了这种环扣的方式,手形很像凤眼,因此这种手架又被称为凤眼架,常被用来击打与库边有一定距离的球。 这两种手架主要用来击打与库边成一定角度的球。 袋口也是库边的一部分,但其能够用手放于手架的面积很小,因此手架的方法只与第一种库边手架相同。 以指尖接触台面,四指尽量架高,但必须保证稳定。其余与中杆手架相同。 小臂与地面完全垂直,手架支点距目标球25~35 厘米。 小臂自然摆至舒适的位置,杆头据手架处不要过远或过近,以出杆不晃动为准。 手臂摆动至胸部或轻触到胸部的位置。出杆时大臂稍绷紧,不要晃动。 运杆的目的首先是为了找准击球点,同时在运杆的时候还可以使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防止由于心理波动,影响出杆的准度。 初学者应当找到适合自己的出杆节奏。 运杆时杆头应当无限靠近白球,运杆时的瞄球点应当是所决定的击打点,要做到瞄哪打哪。手臂不要有较大的上下浮动,最后在出杆打到白球后,不要把球杆送得过于靠前,大力击球时以轻触到胸部为限,否则动作就会变形。这个送杆的过程就是我们说的打到白球之后的随击,随击要适可而止。 运杆的次数没有绝对的要求,但应该尽量保证每次运杆次数相同或基本相同。运杆动作要流畅幅度不要过大,速度要均匀,不要过快或过慢。最后一次运杆时,当杆头无限接近白球时,应当略微停顿一下,目的是最终确认击打点。然后后手向后撤,在撤到最后的时候,也应当做短暂的停顿,目的是控制出杆所需的力量,然后出杆,完成击打。而出杆的速度是指杆头接触白球时的瞬间速度,这一速度应当根据杆法来调整。 当然,职业球手中也有一些特例:吉米.怀特即使运用高杆,在运杆的时候也总习惯于瞄低杆的位置;有“火箭”之称的罗尼.奥沙利文最后一次运杆,后手后撤时并没有明显的停顿动作,而是一贯而出;而我国香港球手傅家俊是几乎不运杆的。但初学者应当尽量使自己按照标准的运杆方法去做,这样才更有利于水平的提高,并不是每个人都拥有顶尖球手那样的天赋。 【错误示例】有些爱好者喜欢像鸡啄米一样地快速短距离来回运杆,或者运一下杆停顿一次(运杆动作不连贯),或者趴下去后急于出杆,这都是不正确的。几次运杆之间应当是连续的,其目的是通过几次连续的运杆,来为最后一次的出杆做准备。不连贯的运杆,会使出杆的感觉与运杆完全联系不上,也就失去了运杆的意义。而像鸡啄米一样地运杆或不运杆而急于击打,往往会找不准击球点。 初学者往往出杆不稳定,本来想打白球的中点,出杆后却往左偏或往右偏。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出杆后立即起身,这个起身趋势,使球杆在击打白球的一瞬间,动作发生了变形。良好的击球习惯是:在击打完白球后,使球杆及身体保持短暂的停顿。当然,白球距离目标球的距离很近且需要使用低杆的情况另当别论。另一方面,初学者容易在出杆过程中动作发生变形,这就需要通过不断的练习来稳定自己的出杆。 首先,将白球放在4 分球点上,在白球左右各间隔一个球的位置,放上两颗其他球,在和7 分球点位连线的库边摆放以标识物(巧克粉),击打白球,并使其沿着彩球点位置直线运行,在吃库后仍沿直线返回。如果白球能够从另外两颗彩球的正中间穿回,说明你确实打在了白球的中心线上。如果撞到彩球或偏向于某一颗彩球,说明你击球带旋转,需要重新调整击球点。 你也可以利用这种方法,来判断旋转球的击打点及其对应的效果:击球点越靠右,白球在吃库之后便会向右偏转越多,反之则向左偏转。 架杆相对于手架来说,稳定性显然会相差很多,但如果某一位置使用架杆比使用手架舒服许多,还是建议爱好者尽量使用架杆。 在使用架杆时首先应了解正确的姿势:持杆手与同一侧的腿在进球线上,两腿与肩同宽。手肘水平或放低一点,使杆尾在下巴附近,并留有一定的空间,以使运杆更加流畅。架杆尽量摆在球杆的正下方,以降低对视线的影响,有障碍球的情况除外。架杆运杆要尽量平稳。高架杆的使用基本和用架杆一样,要注意的是杆头应打在白球的中心线上部,不要加左右旋转,否则很难把目标球打进。 击球的力量与运杆时后手向后撤的距离成正比,因此想要发大力,就需要将后手尽量后撤。单纯击打白球的力量练习对实战击球没有太大意义。因为在实际击打中,白球运行的距离与下球角度、力量、所用杆法、台呢状况等多种因素有关。但极轻力量的推球练习,在做障碍球的时候是有用的,可以适当练习。 击球的准度是台球最基础、最重要的技术,如果击球不准。即使白球的走位再好,也只是为他人作嫁衣裳。准度典型的技术代表是有“金左手”之称的马克.威廉姆斯以及澳大利亚的新星尼尔.罗伯逊。 找好主视眼对击球准度很重要,最简单的判断主视眼的方法如图,在眼前竖起一根手指,记住双眼睁开时手指的位置,然后分别闭上左眼和右眼:如果闭上右眼手指偏右,而闭上左眼手指偏左,那么你就是双眼主视;如果闭上左眼,手指位置不变,而闭上右眼手指明显偏离原来的位置,说明主视眼是右眼;反之主视眼为左眼。 每个人的主视眼是不同的,而瞄球时要尽量使主视眼与球杆的位置保持一致,因此将球杆放在下巴的正中,并不一定适合每个人。如果你注意观察,许多职业球手会将球杆放在下巴处偏下主视眼的一边,或是将球杆放在下巴的正中,而使主视眼偏向球杆,只有在双眼主视的情况下才使眼正、杆正。 准度应从最简单的直线球练起。 如果是斯诺克球台,可以将彩球放在点位上击打,由易到难,距离逐渐加长。如果是八球,可以放在台面中心及开球区,根据不同距离来进行击打练习。 以10 颗球计,在同一点位上,打进6 颗球即为合格,可以更换下一个点位进行练习。 直线球击打过关后,可以试着添加一些杆法,比如在同样的位置上,从最简单的定杆开始练习,依次使用低杆、高杆、左右旋转球进行练习。如果全部合格,说明你的直线球准度已经达到了一个很不错的水平。 瞄准的位置应该在目标球后方(以下球方向为前方)、距目标球为1/2 球径处,但是这个位置初学者很难马上找到。建议初学者在目标球的后方用另外一个白球(标志球)去无限靠近它,然后站在要击打的白球一侧,观察白球、目标球、标志球的相互掩映位置,并在脑海里记住这个位置。最后撤去标志球进行击打。如果只有一个白球,最好把白球的初始位置用其他球替换出来,再用这个白球贴近目标球,找到瞄准点。因为用白球瞄球的直观效果比其他球要好得多。 经过若干次这样的训练,初学者可以很快掌握瞄准的位置。 将目标球摆在球台的中心,在其与库边1/2 处,纵向码放5 颗白球。如果有条件,可以均用白球,条件不足,可以纵向码放5 颗不同颜色的球,将这些球逐一替换为白球来击打目标球,一方面更利于加深白球瞄准的印象,另一方面使用白球作为击打球也是对台球运动的尊重。每颗白球之间间隔一个球位,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做定位球的角度练习。 【建议】反角度球由于从白球的位置无法看到预定下球的袋口,这时应当走到白球的后方,观察撞击的位置,然后再进行击打。初学者养成这个好习惯,对提高击球准度很有帮助。 贴库球、后障碍球(又称后斯诺克,即手架有障碍的球)和白球袋口球(亦简称为袋口球)是比较难以控制的,即便是顶尖的职业球手,也没有绝对的把握进球。遇到这类球时,如果进球距离较近,可以考虑进攻,否则应当采取防守。 主要可以采用两种方法练习:一种是将若干白球逐一贴在底库向斜向的角袋进行单球入袋练习;另一种高级一些的方法是将7 分球码放在点位上,白球从边库一侧的袋口码起,没两颗球之间空一个球位,连续码放大约10 颗白球(如果是八球,可以将目标球码放在相应的位置上,并且减少一些白球)。从这些位置击打目标球入袋。这些球位对准度的要求是很高的,可以适当进行练习,不必强求,因为其中几个贴库的大角度球,在实战中击打风险还是很大的。 【注意】贴库球及后障碍球在击打过程中,白球的下半部分被挡住,只能击打上半部分,击打面积变小且要防止犯规,此时应尽量不要加旋转,否则很容易出现滑杆,且击球进袋的难度也大大增加。 很多人认为击打贴库的目标球时,白球加一些旋转更容易进球,但实际上并非如此。白球撞击目标球后,目标球并未像预料的那样被白球的旋转所连带,产生反向的旋转(微乎其微),这一点,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在练习的时候,用表面有标志的白球(也称练习球)来观察一下。 至于如何提高贴库球的准度,其实是没有窍门可言的,必须勤加练习。 后障碍球和袋口白球打入目标球难度较大,一般不做专项练习,只要保证手架稳定,击球不滑杆即可。在实战中,如果目标球与白球间隔距离较近可以进攻,如果距离较远则应当采取防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