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冲刺高产的凉山德昌实验田,村民惊叹一串谷子有400多粒
9月28日,记者来到***院士在四川德昌县德州镇泸塘村六组杂交水稻超高产攻关项目地采访,看到那一片土地种植的水稻很多,大多田里黄黄的缀满谷子,中间有几块田在22日进行测产验收时已经收割。田里水稻已经成熟,村民说大家都在等天气晴几天了,请收割机收割。

安宁河蜿蜒流过村前。河右侧处是该村庄。

水稻丰收

位于丰饶的安宁河畔。

还有许多水稻未收。

村民在晒谷子。

村民陈春友正在将晒了几天的谷子装袋。他家有2.7亩水稻田,年年种水稻,以前能收40多袋谷子。去年项目上给他们新谷种,今天丰收了。他家今年虽没抽为测产田,但为了方便测产,那天也把谷子收割了。“我家2.7亩以前一年收40多袋谷子,今年能收60多袋,增产1000多斤。”说到增收这么多,他和妻子都非常开心。

增产的杂交稻
陈春友说,村民们数了一下,有的一串谷子能达到400多粒。

田里还悬挂着“杂交水稻高产攻关示范项目(德昌)2019年测产验收现场”横幅。

沉甸甸的谷穗

前几天,也就是22日,由多名全国权威专家组成的团队,对***院士在四川凉山州德昌县德州镇泸塘村的杂交水稻超高产攻关项目进行测产验收。报告会上公布了严格按照国家规定随机抽测的三个田块的实际产量,分别为1111.3公斤、1092公斤、1066.8公斤,示范田平均实际产量为1090.2公斤。这意味着袁老冲击“百亩片亩产1200公斤”的目标未能如期实现。

村庄处在安宁河和茨达河交汇点。
2018年,***院士亲自指定在攀西地区建立一个示范田。国家杂交水稻中心相关工作人员经考察,选定在凉山州德昌县德州镇泸塘村设立百亩示范田。该片示范田海拔在1350米左右,安宁河水自流灌溉,种植品种为“超优千号”杂交稻。这里被认为是最有希望突破“百亩片亩产1200公斤”挑战的示范点之一。
年过90岁的***院士至今仍坚守科研一线,为实现梦想不懈努力,向世界水稻最高产纪录发起冲击,尽管此次未能达到目标,但行为令人尊敬。
德昌县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17个县市中普通的一个县,城海拔1380米,位于盛产粮食的安宁河谷平原中部,土地肥沃,作物众多。县城坝子新石器时代便有人居住,战国至汉代又是邛人聚居地,他们的墓葬大石墓里曾经发现碳化的谷子,证明二千多年前便有人种植水稻。千百年来这里一直是水稻种植地,其水稻品种较多,其中德昌香米是中国珍稀稻米之一。
德昌过去水稻产量大,由于结构调整,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大力发展烤烟、蚕桑、甘蔗、早菜、林果业等,由水稻种植区变成了瓜果之乡,水稻种植面积减小,单产有增加。
旧志记,籼稻品种有安粘(种四:黄、白、鸟嘴、矮子)、雷粘(种三:细谷、雷粘、叶下藏)、黄谷、白米细、红米细、茅香、滥杆黄、直头细、软脚细、八月黄、百日早、半边粘、大白谷、小白谷、盖草黄、三百棒、小茅香、冷水谷、香谷、黑谷、齐粘。糯稻品种有寸谷楞、弯刀糯、矮子糯、大酒糯、鸡血糯、半边糯、背背糯、皮条糯、鸡抃糯、五子堆糯、白酒糯、黑香糯、香糯、黄丝糯。
民国三十七年(1948) 调查德昌水稻品种达91种之多,其中籼稻占95%,糯稻占5%。锦川乡(含今乐跃、 老碾两镇部分)主要稻种有百天早、云南早、红脚早、细白早、二饭早、大白谷、小白谷、云南白、毛粘、大红谷、小红谷、蛮谷、白麻谷、黄麻谷、黑麻谷、红麻谷、小黄谷、冷水谷。成熟期最短的百天早仅100天,最晚为冷水谷,需150天。 糯稻有白酒谷、黄酒谷、黑酒谷、香酒谷、尖刀糯、矮子糯、青杆糯、黄丝糯、半边粘等品种。成熟期最早的尖刀糯、矮子糯、青杆糯、黄丝糯均为130天,最晚为半边粘,需150天。
《德昌县志》记载,解放前整体生产水平低下,德昌“稻田面积虽小,米质颇佳,但肥料缺乏收成必歉。如雨水不调,虫害滋生则成欠岁。”1949年种稻121993亩,总产4441.5万斤, 平均亩产364斤。
解放后恢复耕地,开发群众性水稻品种普查评选鉴定推广,优选大黄谷、大白谷、白创谷、牛虱子、盖草黄,引进胜利籼等品种。改革栽培制度,加强田间管理,井在互助组、合作社组织丰收竞赛,提高水稻单产。1957 年全县种植水稻128664亩,平均亩产481斤。1958- 1959年的 “大跃进”运动,盲目追求高指标,浮夸虚报,违反深耕、密植、施肥的规律,破坏了地力,产量下降,但上报不实: 1958年水稻亩产344斤,上报为803斤。有的地方还出现将13亩分蘖成蕙的中稻并入一亩田内,创亩产万斤“卫星田”的“高产典型”。1962- -1965 年引进南京一号和其它粳稻新种,合理密植,加强肥、水管理,水稻产量上升,1965 年水稻亩产达457斤。“文化大革命”时期,尽力排除干扰,抓农田基本建设和栽培技术,引进农药、化肥、农用薄膜等物资及新技术,1970年后,粮食产量继续上升,1976 年全县水稻亩产620斤。1978年前后始示范推广杂交水稻为主的优质稻,据1980年对28个公社814个生产队11万余亩水稻普查,有水稻品种139个,其中矮籼稻品种34个8 129亩,粳稻品种17个17210亩,中高杆稻品种71个79540亩,糯稻品种17个5706亩。属地方良种和引进推广良种共67个,种植面积81893亩,占普查面积74%。 1983 年后明确提出“靠政策、二靠科学、三靠投入”,采取综合配套措施,实行技术承包责任制,并进行大面积高产示范,提高了集约化、规范化种稻水平。1984 年全县水稻平均亩产771斤。1990 年平均亩产782斤,是年21630亩高产示范稻田亩产达1100斤。
9月25日,德昌县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欧阳朝晖告诉记者:“泸塘村杂交水稻超高产攻关示范田是项目单位直接到德昌联系我们开展的业务,是***亲自指定的示范田。具体由他们实施,我们配合协助。原计划22日测产验收时袁老要来,但因其他原因取消此行程。去年我们进行过测产,也有一位院士参加,测产的地方亩产1100多公斤。德昌适宜水稻种植,是水稻生产中稻区,原因是昼夜温差大、阳光充足、雨量流沛、土地肥沃。近年来由于引进高产品种 ,水稻产量比较高,一般亩产650-700公斤。”
(宋明 )